深圳市盐田区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户籍人口出生率12.46‰,死亡率0.94‰,自然增长率11.52‰;暂住人口出生率6.24‰,死亡率0.09‰,自然增长率6.15‰。年末户籍人口和暂住人口中已婚育龄妇女人数分别为1.01万人和6.98万人,计划生育率分别为99.81%和93.87%,已婚育龄妇女一孩率分别为92.08%和80.98%。 全年全区在岗职工(不含私营及个体经济)工资总额23.92亿元,比上年增长4.5%。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9595元,增长9.3%。 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居民家庭抽样调查(50户居民户样本,包括户籍和非户籍居民)资料显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771元,增长12.5%。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8314元,下降1.3%。其中,交通和通讯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19.3%,居住支出占15.3%,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占10.6%,衣着支出占7.4%。恩格尔系数为36.64%,比上年升高6.1个百分点。年末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4.28平方米。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全区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01570人,增长2.5%,其中参保在职职工98923人,增长2.5%,参保离退休人员2647人,增长5.1%。参加医疗保险人数133012人,增长13.2%,其中参保在职职工116450人,增长1.2%,参保离退休人员2647人,增长5.1%,参保少儿13915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5425人,增长21.6%。参加工伤保险115923人,下降2.3%。参加生育保险26563人,增长42.2%。 年末全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154人。城镇居民家庭最低生活保障线为每人415元/月,全区全年有568人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比上年减少23人。全年安排残疾人就业166人,发放残疾人特困救济补助金65万元。 十二、城市建设、环境和安全生产 市政设施进一步完善,深盐二通道建成通车。年末市政道路面积115.59万平方米。人行天桥15座,增加1座。城市路灯5380盏,增加547盏。公共厕所24个,其中移动公厕4个。新型压缩式垃圾中转站18个。辖区公园44个,增加3个;公园面积2641.53公顷,增加3.84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617.28公顷,增加8.91公顷。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444.33公顷。 环境质量保持良好水平。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城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7.0分贝;道路交通噪声平均值69.2分贝;全年空气质量达到及好于二级的天数361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含量年日平均值分别为0.013毫克/立方米和0.045毫克/立方米;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10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9.52%,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城市污水处理量2389万吨。 全区自来水生产企业全年自来水生产量2511万吨,比上年增长6.9%。全区全年用电量77503万千瓦时,增长0.7%,其中居民生活用电量13854万千瓦时,增长8.7%。 全年亿元本地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12人/亿元。全年累计发生工矿商贸类、道路交通、火灾等安全事故760起,死亡28人。其中,工矿商贸类伤亡事故664起,死亡9人,交通事故62起,死亡19人,火灾事故34起,无死亡事故。 注: 1.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3、盐田区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人均生产总值、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工业销售产值、工业出****货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4、按照国家目前的人口统计制度以及市政府《深圳市人口统计监测办法》,自2006年起,深圳户籍人口指拥有深圳红印户口的、在深圳居住半年以上的人;自2006年起,原“暂住人口”更改为“非户籍人口”,深圳非户籍人口指没有深圳红印户口、在深圳居住半年以上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