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盐田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盐田区统计局 2007年4月23日 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建设和谐盐田效益盐田为目标,强力推进自主创新和循环经济,不断壮大龙头产业,努力营造优美城区环境,积极推进各项改革,国民经济保持“又好又快”发展,社会事业实现全面进步,圆满完成了区二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本区生产总值170.15亿元(现价),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0%。人均生产总值7.83万元,增长14.3%。本区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0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64.08亿元,增长11.1%;第三产业增加值106.04亿元,增长19.0%。三次产业比例为0.0:37.7:62.3。第三产业特别是港口服务业发展迅猛,是推动盐田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盐田港区全年集装箱吞吐量达到886.46万标准箱,增长15.7%,占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的48.1%。全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达69.44亿元,增长23.8%。 单位就业人数有所增加。全区年末单位从业人员数(不含私营及个体经济)84339人,增长1.1%。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单位从业人员16439人,增长13.7%;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从业人员37406人,增长2.8%;外商投资企业从业人员19338人,下降8.1%。从劳动力来源看,各类单位使用农村劳动力44640人,下降7.4%,占全区单位从业人员数的52.9%。其中港澳台和外商投资企业使用农村劳动力33192人,占港澳台和外商投资企业从业人数的58.5%。从劳动力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从业人员94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60465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23780人,三次产业劳动力结构由上年的0.1∶73.5∶26.4调整为0.1∶71.7∶28.2,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比重上升。 区政府积极落实各项就业和再就业政策,加大对困难失业人员帮扶力度。全年促进603名户籍失业人员实现就业,“零就业家庭”保持零记录,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降至2.5%。机关、企、事业单位全年引进各类人才659人,其中市外招调工554人,市外调干59人,接收应届毕业生46人。 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公共产品和服务质量与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和谐社会建设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和土地等资源因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日益明显,周边地区港口物流业和旅游业的竞争日趋激烈;环境保护和发展循环经济的任务还很艰巨。 二、农业 全区农业总产值658.5万元(现价),比上年下降56.5%(可比价)。蔬菜产量50吨,减少58.3%;盆栽观赏植物产量12.3万盆,减少40.6%;人工造林面积390亩,减少74.0%;海水产品产量49吨,减少19.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58.55亿元,按可比价,比上年增长9.2%;工业总产值393.18亿元,增长5.5%。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7.58亿元,按可比价,比上年增长4.9%;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84.16亿元,增长5.1%。工业产品出****货值43.35亿美元,增长3.3%,占工业销售产值的86.7%。高新技术产品产值259.23亿元,下降0.4%;黄金珠宝加工业产值33.27亿元,下降5.7%。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55.72,比上年下降2.4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56.52亿元,增长2.7%;产品销售率为100.5%,增加1.4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8.86亿元,下降11.9%。 规模以上工业用电量14390万千瓦时,比上年增加2.2%;用自来水1253万吨,增加1.8%。规模以上工业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电量249.9千瓦时,比上年下降3.5%;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自来水量21.8吨,下降3.9%。 建筑业实现增加值5.53亿元,比上年增长37.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创建区以来新高,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99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其中,港口物流仓储项目完成投资29.5亿元,旅游项目完成投资8.05亿元,交通设施项目完成投资7.3亿元,环保、卫生、教育等民生类项目完成投资2.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以社会投资为主。全年在建项目到位资金129.69亿元,比上年增长61.2%。其中,市、区政府投资资金14.48亿元,增长89.7%,占全部资金来源的11.2%。 五、商业和旅游业 消费稳步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90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5.89亿元,增长8.8%;住宿餐饮业零售额5.02亿元,增长21.0%。 旅游业稳步发展。“黄金海岸旅游节”入选2006年度中国十大旅游类节庆活动,“沙滩音乐节”入选深圳十大文化品牌,东部华侨城即将正式开园。年末全区有宾馆酒店16个,其中星级酒店5个。宾馆酒店客房总数1891间,床位3445张。宾馆酒店客房日平均入住率50.83%,比上年上升3.3个百分点。接待过夜游客48.16万人次,增长8.7%。其中,国内游客45.49万人次,增长11.1%,国际游客2.67万人次,下降20.1%。包括中英街在内的六个主要景点全年接待游客846.58万人次,比上年下降6.7%,主要由于明斯克航母世界拍卖重组以及中英街整治改造致使游客人数下降。辖区旅游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98亿元,比上年下降14.4%。 六、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贸易总额106.5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5%。其中,出口69.67亿美元,增长8.8%;进口36.85亿美元,下降0.1%。贸易顺差32.82亿美元,比上年增加5.69亿美元。 全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98亿美元,增长66.8%。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仓储业,所占比重为94.3%。签订外商直接投资协议(合同)项目26个,协议利用外资3.91亿美元,资金主要来源地为香港。 七、财政 财政收支平稳增长。全年财政总收入13.26亿元,比上年增长6.0%,其中,区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81元,增长10.0%。辖区国、地税税收总额19.85亿元,增长29.7%,其中,营业税6.86亿元、增值税5.01亿元、内外资企业所得税4.52亿元、个人所得税2.44亿元。 全年财政总支出11.93亿元,比上年增长3.1%,其中,区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1.10亿元,增长2.3%。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支出费用所占比重有所提高,体现了公共服务型政府职能的要求。一般预算财政支出主要项目如下:基本建设支出2.30亿元,占一般预算财政支出的20.7%;行政管理费2.04亿元,占18.4%;公检法司支出1.57亿元,占14.2%;教育事业费1.12亿元,占10.1%;城市维护费0.53亿元,占4.8%;医疗卫生支出0.41亿元,占3.7%;社会保障支出0.33亿元,占3.0%;文体广播事业费0.33亿元,占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