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盐田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01 深圳市盐田区统计局

进出口贸易方式中,加工贸易出口34.77亿美元,增长15.3%;一般贸易出口0.61亿美元,减少16.7%;保税贸易出口28.64亿美元,增长29.1%。加工贸易进口29.38亿美元,增长16.2%;一般贸易进口6.34亿美元,增长7.8%;其他贸易进口1.18亿美元,减少9.4%。

进出口产品结构中,机电产品出口额38.55亿元,增长16.7%,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27.60亿美元,增长17.4%。机电产品进口额30.99亿美元,增长15.0%,其中高新技术产品进口额18.98亿元,增长0.8%。

进出口地区结构中,对港澳出口21.31亿美元,下降28.6%;对台出口0.45亿美元,增长40.0%;远洋出口42.27亿美元,增长84.5%。从港澳进口23.53亿美元,下降0.5%;从台湾地区进口12.07亿美元,增长52.1%;远洋进口1.29亿美元,增长48.3%。

利用外资: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59亿美元。新批准利用外资项目22个,其中“三资企业”项目21个,来料加工项目1个,协议利用外资金额1.39亿美元,资金主要来源地为香港。

四、人口、就业和人民生活

人口:年末全区常住人口21.58万人,比上年增长1.60%。其中户籍人口3.19万人,增长5.58%;暂住人口18.39万人,增长0.93%。

户籍人口出生率9.79‰,死亡率1.33‰,自然增长率8.46‰;暂住人口出生率9.15‰,死亡率0.11‰,自然增长率9.04‰。年末户籍人口和暂住人口中已婚育龄妇女人数分别为0.92万人和5.66万人,计划生育率分别为99.69%和79.89%,已婚育龄妇女一孩率分别为89.85%和72.52%。

全年办理居民结婚登记382对,离婚登记110对。

就业:单位就业人数有所增加。全区年末单位从业人员数(不含私营及个体经济)83461人,增长5.0%。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单位从业人员14461人,增长5.0%;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从业人员36392人,增长4.9%;外商投资企业从业人员21040人,增长6.9%。从劳动力来源看,各类单位使用农村劳动力48230人,占全区单位从业人员数的57.8%。其中港澳台和外商投资企业使用农村劳动力36138人,占港澳台和外资企业从业人员数的62.9%。从劳动力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从业人员89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61333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22039人,三次产业劳动力结构由上年的0.13∶75.30∶24.57调整为0.11︰73.49︰26.41。

区政府积极落实各项就业和再就业政策,加大对困难失业人员帮扶力度。全年安置506名户籍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其中特困失业人员208人。户籍人口年末登记失业率降至2.90%。全年进行各类职业培训4472人次,技能培训1011人次。企业引进各类人才495人,其中接收应届毕业生42人,市外招调工424人,市外调干33人。

居民收入和支出: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全区单位在岗职工(不含私营及个体经济)年平均工资22337元,增长6.7%。居民家庭抽样调查(35户户籍户样本、15户非户籍户样本)资料显示,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18171元,增长10.1%;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17679元,增长11.2%。人均总收入中,工薪收入10140元,经营性净收入7142元,财产性收入264元,转移性收入626元;人均消费性支出13930元,增长6.9%;非消费性支出2601元,增长50.9%。消费性支出中,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居住等方面支出增长较快,其中,食品支出4800元,交通通讯支出2063元,教育文化娱乐支出1826元,居住支出2065元,衣着支出1094元,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744元。恩格尔系数34.45%,与上年持平。

五、社会事业

科技:全年区级财政科技三项费用投入1573万元,增长21.0%,支持科技项目30项,其中企业项目6项,软科学研究及社会公益事业研究项目24项。科普经费15万元。年末全区高新技术企业13家,比上年增加3家。

教育:教育事业不断进步。年末全区有普通中学3所,职业中学1所,小学10所,幼儿园17所。普通中学在校生4553人,增长16.2%;职业中学在校生866人,增长25.1%;小学在校生8874人,增长2.4%;幼儿园在园儿童2549人,增长6.9%。学校和幼儿园专任教师1134人,增长4.3%,其中,普通中学354人,职业中学44人,小学441人,幼儿园339人。学龄儿童入学率、小学毕业生升学率、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均为100%,高考升学率(大专及以上)91.6%。

文化: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年末全区有文化馆1个,文化站4个,博物馆1个,影剧院1个,公共图书馆2个,图书馆藏书18.5万册,比上年增加6.5万册。区图书馆被文化部评为地市级一级公共图书馆,全年接待读者90万人次,外借图书8万多册次。全区17个社区图书室全部建成信息资源共享网点,设立了多媒体阅览室。向驻盐部队赠送书刊4500多册。公布三洲田村落遗址、打鼓岭石墙和叶屋村古井为盐田区首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全年组织文艺晚会、广场文化活动等群众文化活动50余场次,观众60多万人次。组织各类书画展、摄影展、图片展20多场次,参观者10万多人次。为社区、部队和企业送演出30多场次、展览20多次、电影90多场次。独舞《月下伊人》获第五届中国“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蹈大赛金奖,演员陈明获全国“十佳演员”。小品《人在旅途》获中央电视台CCTV杯小品大赛业余组第二名。国画《驼铃声声》获第五届中国山水画展铜奖。在广东省第六届美术书法摄影展中,盐田区书法美术摄影作品获银奖2个、铜奖6个、优秀奖9个。在第七届鹏城金秋社区艺术节上,盐田区在各艺术门类获得金奖8个、银奖5个、铜奖4个、优秀奖7个。

体育:体育事业健康发展。年末有公共体育馆1个,二级及以上级运动员16人,二级及以上级裁判员8人。全年举办各类群众性体育活动20场次,参加人数6.5万人次。成功举办了“强浩杯”泛珠三角少年足球邀请赛、“雅兰杯”粤港澳(深圳)公开水域游泳邀请赛和“大百汇杯”深圳市羽毛球混合团体赛等项高水平赛事。运动员曲敬宇在第十届全国运动会上打破男子200米个人混合泳全国记录获得冠军。帆板队在2005年世界帆板精英赛中获得1枚金牌,在亚洲帆板锦标赛中获1金2银,在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帆板比赛中获1金1银。4名帆板运动员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国家级运动健将称号。少年足球队获“达能少年国际杯”足球赛中国赛区第二名。少年体操队在“李宁杯”全国少年儿童体操赛中获5个单项冠军和3个团体冠军。

卫生:卫生医疗事业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区有卫生机构49个,其中综合医院2个,妇幼保健院1个,门诊部和诊所29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社区健康服务中心16个。医院实有病床数245张,使用率76.5%,周转次数36.5次。全区卫生技术人员实际在岗人数635人。医院全年门诊和急诊量61.7万人次,增长11.0%,入院8901人次,增长2.1%,治愈及好转率86.3%。2005年10月,盐田区通过了创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国家级评估验收。16个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覆盖了全区17个社区,全部与医疗保险支付系统联网,居民不出社区就可享受到便捷、优质、低价的医疗卫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