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龙岗区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我区金融机构仍保持平稳的运行态势,为全区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提供了优质服务,并取得较好的成效。1999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23.60亿元,比上年增长11.8%。货款余额122.66亿元,比上年增长10.5%。现金收入516.58亿元,现金支出490.4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1%和40.3%。现金回笼26.11亿元,比上年减少3.3%。 七、对外经济 在受到亚洲金融危机后遗症不良因素的影响下,经贸行业能克服重重困难,积极想方设法,使外经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999年全区引进外资项目377个,实际利用外资4.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2%,实收工缴费2.34亿美元,比上年减少2.4%。 外贸出口通过实行优惠政策和开拓新兴市场等一系列措施,促使外贸出口取得了好成绩。全年贸易出口总额达55.1亿美元。其中一般贸易出口0.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6.7%;加工贸易出口34.8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 八、交通运输、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目前全区公路通车里程达906.8公里,路网密度达0.88公里/平方公里,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倍,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 1999年全区的社会营运车辆达13260辆,比上年增长10.9%。全年货运总量达1305万吨,比上年增长8.7%;货物周转量为83828万吨公里,增长0.7%;客运总量达594万人,比上年增长2.1%;旅客周转量53263万人公里,增长1.5%。 邮政电信行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1999年邮政完成的业务总量达3156.9万元,比上年增长9.0%。订销报纸达2586.5万份,比上年增长62.3%;订销各种杂志达40.8万份,增长12.8%。邮政储蓄期末余额为4.66亿元,比上年增长17.9%。电信业全年完成的业务总量达9.14亿元,比上年增长6.0%。其中中央国营业务总量为5.83亿元,比上年增长7.0%。全区的电话用户达19.66万户,比上年增长28.9%。 九、科技、文化、教育、卫生 高新科技产业已成为我区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999年,全区高新技术产品实现产值为54.75亿元,比上年增长56.07%,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25%,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目前从事开发生产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有40多家,企业年末职工人数为17290人,比上年增长64%。其中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研究、开发的技术人员有3830人,占职工总数的22.12%。全年用研究开发生产高新技术产品的科技资金共1.87亿元,比上年增长64%,其中财政投入0.15亿元,比上年增长50%。 1999年,我区特色文化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一是客家文化节掀起特色文化高潮。成功举办了’99中国(深圳龙岗)客家文化节,树立了龙岗作为国内率先富裕起来的客家地区的良好形象。二是广场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目前各镇都建起了文化广场,许多村也建起了广场。广场文化已成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有效载体。先后举行“庆国庆,迎高交会”万人狂欢夜文艺晚会和庆祝澳门回归祖国广场文艺晚会等活动。龙城广场被评为“建国五十周年广东省十大标志性工程”。 全区现有公共图书馆(室)44间,藏书60多万册,比上年增长20%。有线电视用户10万户,比上年增长12.3%。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我区“办一流教育,建教育强区”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全区现有各类学校85所,在校学生65028人,比上年增长11%。其中小学生48908人,增长9.8%,普通中学生13656人,增长8.3%。中专学生2464人,增长75%。专业教师2261人,增长3.9%。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积极推行卫生监督体制,加强医疗业务和技术指导,加强医疗医药市场管理的力度,加强和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不断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全年推出新技术、新项目207项,医院拥有病床位数1335张,比上年增长6.2%;全区卫生工作人员2777人,其中专业卫生技术人员2213人,分别比上年增长3.2%和5.4%。 十、市政设施和环境 市政建设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区政府全年投入资金2.5亿元,用于市政建设及道路绿化等项目,中心城垃圾处理厂正式运行投产,中心城内环主干道全面贯通。全年发电量29382万度,比上年减少14.4%;自来水生产量12477万吨,比上年增长26.7%。 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显著。在全国率先实现了环保“双达标”目标。全区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99.40%,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为37.76%,比上年提高个16.74个百分点。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5.79%,比上年提高个2.9个百分点。工业废水处理率为99.4%;工业废气处理率为99.95%。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6.9分贝,比上年降低0.4分贝。 十一、人口和人民生活 1999年末,全区总人口96.19万人,比上年增长3.3%。其中户籍人口19.12万人,增长5%;外来暂住人口77.07万人,增长2.9%。计划生育工作成绩显著。全区人口出生率为14.79‰,自然增长率为10.98‰,计划生育率98%,多孩率为0.24%。较好地完成市下达我区的各项指标任务。 全区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8754元,农村人均纯收入21170元,比上年增长16.2%。城镇人均居住面积为20.89平方米。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10.9亿元,比上年增长12%。 社会保障事业开创新局面。全区有59.3万人参加了社会保险,比上年增长4.8%,参保率达92.1%;有1518名离退休人员参加了离退休费统筹,比上年增长23.7%;全年共支付各项社会保险金6547.9万元,比上年增长17.4%。 注:1、本公报部分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如有调整,以统计年鉴为准。 2、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