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宝安区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2-01 深圳市宝安区统计局

深圳市宝安区统计局

(2003年4月2日)

2002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贯彻区委、区政府提出的“以港兴区、园区带动”战略,万众一心,团结一致,大力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新的成就,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推进,城乡居民收入增加,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发展。全年我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433亿元,比上年增长19.6%,与全市15.0%的增长水平相比,增长率快4.6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占全市的比重增大,由2001年的18.5%上升到19.3%。全年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9.7亿元,增长2.6%;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79.1亿元,增长25.8%,增长幅度居于三产业之首;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44.2亿元,增长10.4%。三次产业结构为2.2:64.5:33.3。辖区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6959元(折3288美元),比上年增长7.3%。

物价稳中有升。在有效需求的拉动下,居民消费价格止跌上行,出现小幅攀升,2002年全年物价指数在100.1D102.1区间波动。年底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比上年同期上涨0.3%,其中,非食品价格指数上涨2.2%,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上涨5.1%,消费品价格指数则相对下滑1.4个百分点,食品价格指数的降幅更大,全年下调了4.5%。

就业人数小幅增加。年底全区就业人数为99.91万人,比上年增加4.64万人,增长4.9%。全区在劳动部门登记的失业人数为1770人,比上年减少5.85%,再就业人数为1057人,同比增长48.8%。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第三产业比重下滑,产业结构仍不合理;基础设施建设仍不完善,影响经济发展后劲;区域经济竞争加剧,招商引资压力加大;人口增速加快,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形势仍较严峻。

二、农业

“三高农业”稳步推进。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6.7亿元(90年不变价,下同),比上年增长2%。从结构看,种植业保持较高速度增长,完成总产值25090万元,比上年增长37.5%,林、牧、副、渔业产值有所下降,林业完成产值191万元,比上年下降51.8%,牧业完成产值25969万元,比上年下降11.7%,渔业完成产值15440万元,比上年下降7.7%。

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2002年蔬菜复种面积65528亩,比2001年减少了3.7%,但总产量却提高了1.7个百分点,达到100809吨。水果种植面积88313亩,减少了2.9个百分点,但产量提高了38.2个百分点,达到18668吨。粮食种植面积3265亩,提高了9.2个百分点,总产量达到1882吨,增长23.2%。亩产量达到576公斤/亩,同比增长了12.7个百分点。

畜牧业方面,继续保持生猪、活鸡为主的格局。2002年猪场增加了63个,年底达到413个,生猪的饲养量达到638868头,增长了9.1%。鸡场数有所减少,期末数为126个,减少了20个,活鸡上市量为901万只,比上年减少了14.5%。

由于实施海洋保护措施,海洋捕捞量减少,全年捕捞量为1633吨,比上年下降6.7%,海水养殖产量为18745吨,下降6.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发展提速,基础地位进一步增强。全年工业总产值达到925.8亿元(90年不变价,下同),比上年增长36.2%,比2001年19.2%的增长率提高了17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完成产值286.44亿元,增长9.6%,重工业完成产值639.36亿元,增长52.7%,重工业发展明显加快。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67.5亿元,增长26.1%,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1.8%。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全年高新科技产品产值359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39%,比上年增长38%。

从经济成份来看,国有经济完成产值4.96亿元,同比降低了2.6%,集体经济增长放缓,完成工业产值34.28亿元,同比增长9.9%,股份制经济完成产值6.3亿元,增幅为32.9%。增长排在前列的是外商及港澳台经济,完成产值875.49亿元,增长达到36.9%。其他经济也有40.3%的增幅。

从行政归属来看,区属企业第一次出现负增长,全年工业产值为19.5亿元,降低了20.5个百分点,工业的增长主要依赖镇属、村办企业拉动,全年完成生产总值906.3亿元,同比增长38.3%。

总计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63亿元,增长26.0%。出口对我区工业增长的贡献力度加大,出口产品产值达到868.85亿元,增长率为36.4%。来料加工装配产值逐渐回落,全年实现产值28.93亿元,增长0.4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改善。总资产贡献率由上年的4.4%提高到5.33%,资产保值增值率由上年的95.39%提高到120.67%,流动资金周转率由上年的1.66次提高到2.88次,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28.01%,比上年提高了36.16个百分点。

建筑业蓬勃发展。2002年底,全区工程施工单位有378家,比2001年增加84家,监理单位60家,减少了8家,全年报建工程项目589项,报建金额50.5亿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692903万元,增长24.7%,增长速度比上年提高了5.1个百分点。其中,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投资3608万元,下降39.9%;工业、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232587万元,增长80.9%;商业、运输、邮电业固定资产投资94517万元,增长19.1%;住宅投资为235786万元,增长29.9%;其他固定资产投资169583万元,增长5.8%。

从投资资金来源看,国内贷款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支持力度很大,达到132570万元,同比增长了137%,是上年19.8%增长率的8.9倍;利用外资的数额为124712万元,同比增长了8.6%,增速比上年提高了3.6个百分点;自筹资金为454232万元,比上年增长19.1个百分点,与上年41.5%的增长率,有所回落;其他资金来源为110575万元,增长了31.4%。

全年施工面积为83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了15.8%,竣工面积为42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6.3%。全年新批土地388.6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6.9%。

五、商贸、旅游、房地产

消费市场持续旺盛。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958352万元,比上年增长了19.3%,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完成销售额为670200万元,比上年增长19.9%,与2001年32.2%的增长率比较,降低了12.3个百分点;饮食业增长提速,全年完成销售额87319万元,比上年增长25.2%;农业生产者完成零售额200833万元,比上年增长为15.2%。

旅游业继续兴旺。全年宾馆、酒店接待过夜游客907624人,比上年增加46049人,增长5.3%,其中,国内游客增长4.9%,国外游客增长4.4%。宾馆、酒店收入保持稳步增长,全年宾馆、酒店营业收入总额为68295.1万元,比上年增长6.8%,其中,客房收入为20471.8万元,增长26.7%;餐饮收入为36556.5万元,比上年增长6.8%。宾馆、酒店开房率有所上升,达到62.9%,比上年提高了9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