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罗湖区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2年,在全球经济有所回升,国内经济稳步增长的带动下,我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统揽工作,把建设现代服务强区作为工作重点,按照“兴六业、旺五区、四轮驱动,三向突破”的思路抓经济工作,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加快产业优化升级,为国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整体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顺利实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一、综合 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据统计,2002年实现区属国内生产总值39.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10.5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18亿元,增长7.25%;第二产业增加值8.01亿元,增长11.3%;第三产业增加值31.64亿元,增长10.38%;第一、二、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0.5:20.8:78.7调整为0.5:20.1:79.4。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产业结构有待于进一步优化;二是受发展空间等因素的制约,固定投资需求弱化;三是利用外资增长放缓;四是经济增长后劲不足,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待增强。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全年农业增加值1805万元,比上年增长7.25%。农业总产值(90年不变价)1018.5万元,下降29.28%,其中:水产业产值150万元,下降81.31%;牧业产值3万元,增长4倍;种植业产值865.5万元,增长37.97%。 全年蔬菜复种面积1280亩,与上年持平;累计水果种植面积9640亩,增长21.72%;花卉种植面积1100亩,与上年持平。主要农产品产量中,蔬菜瓜果2259.5吨,增长5.24%;水果265吨,增长9.6倍;水产品245吨,增长14.75%。 全年植树造林900亩,全民义务植树7万株,幼林抚育2300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恢复性增长。全年区属工业增加值4.41亿元,比上年增长9.56%,完成区属工业总产值(90年不变价,下同)20.96亿元,增长14.89%。工业总产值按经济类型分,国有经济0.8亿元,增长56.80%;集体经济0.43亿元,下降30.64%;股份制经济1.43亿元,下降48.56%;“三资”企业18.3亿元,增长27.70%。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产值9.51亿元,下降4.17%,重工业产值11.45亿元,增长37.45%。工业产品产销衔接良好,全年工业产销率为99.16%,比上年提高0.87个百分点。全年累计完成区属出口产品产值17.67亿元,增长9.76%。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年完成区属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2.73亿元,增长40%,占工业总产值由上年49.82%上升为60.73%,比重较上年提高10.91个百分点。主要产品中,电子信息类产品生产增长迅速,而印染布、服装、钟表等传统产品产量大幅下降。主要产品产量为: 工业经济效益有所提高。区属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2.44亿元,比上年增长11.71%;利润总额1.17亿元,增长4.8%;工业资产负债率41.25%,下降11.8个百分点;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5.47%,下降1.08个百分点;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2.62万元/人,下降6.7%;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13.66%,提高15.26个百分点。 建筑业继续增长。全年建筑业增加值3.60亿元,比上年增长13.64%。各类房屋建筑施工面积85.5万平方米,下降4.9%;竣工面积12.79万平方米,下降55.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74亿元,比上年增长9.69%,增幅比上年提高1.23个百分点,其中:基本建设5.75亿元,增长21.94%;房地产开发2.63亿元,下降15.7%。全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28项,下降37.78%。房地产销售市场逐步好转,全年商品房屋施工面积21.3万平方米,下降10.13%;竣工面积10.41万平方米,下降23.23%;销售面积13.04万平方米,增长173.95%。 政府投资力度继续加大,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全年市、区财政投资5.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2.06%。笋岗物流园区梨园路改造已竣工通车,罗湖体育馆主馆已竣工交付使用,罗湖商务中心大厦、湖贝路拓宽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五、商业 商品销售市场繁荣稳定。全年实现区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58亿元,比上年增长11.98%。分行业看,商业零售额25.17亿元,增长13.34%;餐饮业零售总额6.41亿元,增长6.83%。分经济类型看,国有、集体及其他经济4.07亿元,增长5.58%;个体、私营经济27.51亿元,增长12.3%。区属国有、集体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购进总额3.62亿元,比上年增长13.13%;商品销售总额4.42亿元,下降5.47%。 六、财政 财政收入保持稳步增长。全年完成预算财政收入12.53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16.02%,其中:税收11.57亿元,增长17.55%。税收中,房产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印花税分别增长34.56%、23.91%、21.03%和20.16%。预算内财政支出16.21亿元,增长14.26%,预算支出中:文化广播事业费、卫生事业费增长较快。财税部门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对主体税种的监管,强化依法治税,加大税收征管力度,强化支出管理,圆满地完成了全年各项收支任务。 七、对外贸易和旅游 对外贸易高速增长。全年完成辖区出口总值45.8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84%。其中:一般贸易出口28.82亿美元,增长52.91%,加工贸易出口7.06亿美元,增长2.24%,其它贸易出口9.97亿美元,增长20.72%。 利用外资平稳增长。全年辖区新签合同项目280宗,比上年增长20.69%;协议利用外资金额3.2亿美元,下降69.98%;实际利用外资7.09亿美元,增长2.05%。 旅游业略有下滑。全年辖区宾馆、酒店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15.9万人次,比上年下降6.58%。其中:国际游客100.3万人次,下降9.31%;国内游客215.6万人次,下降6.56%。营业收入7.08亿元,下降62.36%。宾馆酒楼平均住房率67.64%,比上年下降1.14个百分点。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年末有学校63间,其中:普通中学15间、职业中学1间、成人教育学校1间、小学46间。招生人数25042人,增长4.5%,毕业生人数21102人,增长9.55%;中学在校学生26169人,小学在校学生51143人,分别增长10.39%和4.91%。年末有幼儿园101间,在园幼儿16828人,增长4.9%。小学和初中升学率分别达到100%。教育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年末有国家级学校1所、省一级学校(园)14所、市一级学校(园)28所、区一级学校(园)38所。我区被评为“广东省教育强区”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