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花都区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01 广州市花都区统计局

旅游业发展蒸蒸日上。在“抓中变、迎九运”的契机中,我区旅游业蓬勃发展。全年城市接待旅游者总人数311.65万人,比上年增长19.28%。主要宾馆(酒店)平均开房率为49.95%,比上年增加1.65个百分点。旅行社接待国内外旅游者总人数为6.05万人次,增长44.93%,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5.44万人次,增48.63%;接待海外旅游者0.61万人次,同比增长17.31%。我区八大旅游景区(点)共接待旅游者193.5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31%。旅游业总收入为12.98亿元,比上年增7.25%。

四、社会事业

科技工作取得新成绩。2001年成功举办了首届科技节,签订高新科技投资合作项目20项。全区有12项优秀科技项目被列入国家、省、市科技计划,两项科技成果获得省、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教育坚持三个面向,建设现代化教育体系。全年地方财政收入中用于教育事业费的支出为1.25亿元,比上年增长15.74%。教育改革继续深化。至年末,全区小学调整为193所,比上年减少5所,在校学生7.52万人,与上年基本持平。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9%。普通中学39所,比上年增加2所,在校学生4.45万人,增长5.53%。2001年高考录取人数1907人,录取率达80%,在广州四个旧县级市中,成绩名列前茅。

卫生事业继续发展。至年末,全区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0个,其中医疗机构15个,防治防疫机构2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编制床位1358个。专业卫生技术人员2237人,其中医生、医士899人,分别比上年增加29.31%和27.16%。门急诊158.6万人次,比上年减少6.43%。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2001年在新建成的体育中心成功举办了九运会足球赛、四国足球赛以及全国乙级男子足球赛,掀起我区的体育竞技热潮。我区现有优秀运动员96人,专职教练17人,体校学生450人。在2001年广州市第十三届青少年运动会上,我区运动健儿共夺得金牌51枚,银牌44枚,铜牌29枚。取得金牌总数第六的好成绩。

五、人口、人民生活

人口总量保持低速增长。至年末全区总人口605121人,仅比上年增长0.65个百分点。全区人口出生率8.68‰,死亡率4.80‰,自然增长率3.88‰,均比上年有所下降,下降幅度分别为0.76、0.11和0.65个千分点。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1年全区职工平均工资13162元,比上年增长14.55%,剔除价格变动因素,实际增长15.82%;农民人均纯收入6266元,增长2.05%,剔除价格变动因素,实际增长3.19%。随着收入的提高,城乡居民的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进一步增加。据抽样调查,至年末,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摩托车73辆,彩电118台,家用电脑33台,组合音响48套,空调95台,移动电话93部,健身器材5套,摄像机和钢琴各3架。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8500元,人均消费性支出7167元,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比例)35.14%,标志着我区居民正由小康走向富裕。城乡居民储蓄持续增加,存款余额94.63亿元,比上年增10.1%。住房条件也不断改善,城镇人均居住面积21.26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67平方米;人均使用面积27.84平方米,增加0.87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6.36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6%。

注:

1、本公报所列数据,有部分是快报数。

2、公报中,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的产值及增加值的绝对数均为当年价,增长速度则按可比价计算。

3、公报中的增减幅度如无特别说明,均为与上年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