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番禺区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2-01 广州市番禺区统计局

2002年,我区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总目标,努力克服困难,同心协力,积极进取,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全区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据初步统计,2002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371.92亿元,增长13.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39010元(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4717美元(按1美元折8.27人民币汇率计算)增长10.9%。产业结构继续调整优化。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7.96亿元,增长8.4%;第二产业增加值197.33亿元,增长13.0%;第三产业增加值146.62亿元,增长13.9%;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7.8:53.1:39.1调整为7.5:53.1:39.4。

区政府继续加大对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的扶持力度,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至2002年底,全区工商注册登记个体、私营企业4.56万户,从业人员14.86万人,注册资金82.59亿元。个体、私营工业总产值239.13亿元,占区属工业总产值的38.4%。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全区社会保险面不断扩大。2002年末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人数25.47万人,同比增长23.2%,养老金发放率达100%;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779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维持在较低水平,全年安置失业人员12848人。

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物价水平相对稳定。2002年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99.7%,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0.3%。

二、农业

农业生产在结构调整中平稳发展。通过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传统型农业已逐步向现代都市型农业转变。2002年,全区农业总产值49.94亿元,增长9.7%。调整种植业结构,增加蔬菜、花卉等效益较高的农产品种植面积,减少粮食播种面积,农产品种植结构逐步向优质高效和生态农业发展。全年花卉产值4.03亿元,增长53.9%,净增产值1.89亿元,占农业新增产值的49.7%,花卉种值业已成为我区农业的新增长点。全年蔬菜总产量81.00万吨,增长13.3%;水果总产量22.73万吨,增长15.8%;肉类总产量5.27万吨,增长3.8%;生猪出栏量28.74万头,增长12.5%;牛奶总产量0.80万吨,增长48.2%;水产品总产量20.95万吨,增长3.6%。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到2002年底,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已达42.06万亩,大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按在地口径统计,2002年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179.42亿元,增长12.8%;工业总产值770.39亿元,增长17.1%,其中:区属工业总产值655.02亿元,增长11.6%。

区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01.60亿元,其中:股份制企业工业总产值85.20亿元,增长29.4%;“三资”企业工业总产值325.60亿元,增长5.7%;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工业总产值7.70亿元,增长23.5%。在区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总产值297.21亿元,增长6.4%,重工业总产值204.39亿元,增长15.5%;重工业增速继续高于轻工业,轻、重工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为59.25%和40.75%。产销衔接状况良好,工业产品销售率97.60%,略高于上年。

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支柱行业发展势头良好,成为我区经济增长新亮点。2002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产值102.19亿元,增长68.8%。各镇(街、区)工业主导地位不断增强,工业总产值超20亿元的镇13个,其中超30亿元的镇有9个。

建筑业生产快速发展。全区建筑安装工作量76.76亿元,增长29.0%;施工企业110个,面积585万平方米;工程结算收入38.21亿元,增长1.9%;工程结算利润2.70亿元,下降15.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在国家扩大投资的宏观政策作用下,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在“三年一中变”工程及广州南拓的带动下,城市公用事业重点项目以及房地产开发投资明显增大。全年全社会实现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32.62亿元,增长1.8%。

区属固定资产投资111.37亿元,增长21.2%。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4.54亿元,下降12.6%;更新改造投资1.46亿元,增长60.3%;房地产开发投资达56.33亿元,增长13.6%,占区属固定资产投资的50.6%。

在区属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固定资产投资额中,制造业完成投资9.87亿元,交通运输仓储邮电业完成投资1.09亿元,教育文艺广播电影电视业完成投资3.07亿元;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施工项目53个。

房地产业保持较快发展,商品房销售畅旺。全年商品房销、预售面积332.92万平方米,销、预售额110.08亿元,分别增长24.9%和33.1%。房地产商品住宅建设加快发展,全年实际完成投资额47.43亿元,实际施工面积376.56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57.46万平方米。

生产和生活设施不断改善,全区发电总量87.70亿千瓦时,全社会用电量42.70亿千瓦时,分别增长4.7%和20.3%。

五、国内贸易

消费需求稳中趋旺。2002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8.02亿元,增长19.4%,剔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实际增长21.9%。按行业分,贸易业零售额73.12亿元,增长19.5%;餐饮业继续走旺,实现营业额20.67亿元,增长21.9%;其他行业零售额4.24亿元,增长19.3%。全年零售额超亿元的零售企业有3家。

商品购销不断增长。全年社会商品购进总额152.60亿元,增长19.1%;商品销售总额174.75亿元,增长15.9%。多种业态商业共同发展,形成了多渠道、多层次的市场销售格局。

城乡集市贸易市场商品丰富,全年农贸市场成交额15.66亿元,成交额超亿元的大型集市贸易市场有2个。

六、对外经济

外贸进出口高速增长。2002年,全区海关进出口总值为77.36亿美元,增长25.6%;海关进口总值35.94亿美元,增长28.6%;海关出口总值41.42亿美元,增长23.1%。

我区抓住国际经济结构调整的机遇,通过重大项目、关键项目的产业链接,促进我区外贸形势保持平稳增长。全年新批“三资”企业项目183个,增长2.2%,银行结汇缴费2.82亿美元,增长23.6%。全年实际利用外资2.80亿美元,增长8.5%(按可比口径计算);合同利用外资4.56亿美元,增长3.8%。南沙开发区全年引进外资项目18个,实际利用外资3894万美元,莲花山加工区现有外资企业51个,全年实际利用外资516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