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天河区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01 广州市天河区统计局

四、城区建设和管理

城区建设与治理

以建设宜居城区为目标,大力推进市政道路建设,全年市政建设投入4671万元。完成了东莞庄一横路和车陂北街北段的道路、排水建设工程,新增市政道路长度873米。配合筹办亚运,推进亚运场馆周边道路设施建设。协同推进地铁四号线北延段、六号线以及科韵北路延长段、云溪路、珠吉路延长线等市城建重点工程天河区段的征地拆迁工作。全年地铁工程完成拆迁房屋1.93万平方米,完成投资额14595万元;市政重点城建工程共完成征(借)地20.55万平方米,完成拆迁房屋2.64万平方米,完成投资额15781万元。

城中村改造取得重大进展,猎德村整体拆迁改造试点工作取得突破,复建安置工程顺利推进。

加强城区管理,加大“两违”整治和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有效遏制“两违”和“六乱”现象,清拆“两违”966宗,23.53万平方米,整治“六乱”14.59万宗。配合市开展“整无”行动,共清查无证照经营场所及出租屋351户,取缔无证照废旧物品回收点92个。

深化市容环卫保洁体制改革,城区面貌更加美化。全区清扫保洁面积620万平方米,市政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76%,“城中村”清扫覆盖率100%。70多公里河涌全部纳入环卫专业保洁。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落实门前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制,全区有2.9万家商铺签订了责任书,签订率达98%。全区有11条街完成了环卫作业市场化改革。

生态建设

推进实施“青山绿水、碧水蓝天”二期工程,城区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全年新增绿化面积31万平方米,落实养护面积156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1%以上。森林公园建设和河涌整治稳步推进。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23.7%,提高1个百分点。火炉山森林公园建设工程和吉山橄榄公园改造工程进展顺利,车陂涌综合整治第一期工程取得实质性进展。

环境保护

全区总体环境质量保持达标水平。全年空气质量达到二级和二级以上的天数是359天,占全年总天数的98.1%;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总悬浮颗粒物和降尘的平均值总体优于国家二级标准;地面水(河涌和湖库)水质与去年基本持平;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86.3%;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4.5分贝;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69.8分贝。继续开展绿色创建活动。4个社区获得“市级绿色社区”命名、5个社区通过验收;8个社区获得区级“绿色社区”命名;7所学校通过“市级绿色学校” 验收。

社会治安

扎实推进“平安天河”建设,强化反恐维稳机制,全力压案保安,全年全区治安案件发现受理数下降24.3%;刑事案件立案数下降16.0%。人民群众安全感进一步增强,群众安全感指数为92.9%,同比提高了2.3个百分点。建立出租屋长效管理机制,切实加强出租屋管理,年末全区共有出租屋6.01万栋、39.08万套;“两费一税”征收总额约2.37亿元,增长34.9%;流动人员IC卡暂住证累计办理17.45万人次,增长28.9%。出租屋内刑事发案数下降了29.0%,治安发案数下降了18.7%。

五、科技和社会事业

科学技术

着力推进创新型城区建设,顺利通过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中期考核。全年获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13项。区财政安排资金900万元扶持50个科技项目和对国家创新资金项目进行配套。帮助辖区企业申报各类科技扶持项目217项,共获得扶持资金1.02亿元,带动社会资金投入约40亿元。全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236家。全年共申请专利3661件、获授权专利2175件,分别增长26.5%和24.3%,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居全市首位。全区共有各级工程中心33家,占全市的33%,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13家、市级17家。社区科普工作有新发展,支持13个街道科普项目,建成广州市科普进社区示范街道4个、区科普示范社区5个。

教  育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全年区财政一般预算安排教育支出5.72亿元,增长20.8%。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占全区公办学校总数84.9%,位居全市各区之首。顺利通过广州市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中期督导验收和广东省教育强区复评督导验收。年末,全区共有幼儿园154所,在园幼儿数28597人;小学82所,在校生97079人;普通中学(含普中和职中)53所,在校生51308人;特殊教育学校3所,在校生837人。年末各类学校教职工人数13815人,其中专任教师达到10037人。

文  化

深入实施文化优区战略,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精心打造“绚丽天河文化艺术节”、“广州乞巧文化节”、“天河合唱节”和“全国大学生原创动画大赛”文化活动品牌,提升天河文化品位。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国奥运年”、“广州亚运年”、“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为契机,全年累计举办、协办各类文化活动近50场,丰富社区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成功举办2008年第二届天河读书节系列活动。全年区图书馆新增图书8661种、17113册,新增报刊760种,接待读者10万人次。

卫  生

继续完善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全年区财政一般预算安排医疗卫生支出2.14亿元,增长36.0%。社区卫生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建立了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机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业务用房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年末,全区拥有各类医疗机构427家,其中医院28家、门诊部89家、诊所153家、卫生所和医务室121家;医疗机构拥有床位5833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9356人,其中医生3426人。

体  育

体育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年末全区新建成健身路径20条,篮球场9个。群众体育活动形式多样,年内共开展 “迎奥运、办亚运”等主题群众体育活动84项次,其中包括配合广州市筹备“市长杯”迎亚运羽毛球系列大赛,成功举办天河区预选赛、龙舟赛等。巩固完善区、街、社区居委会三级体育组织领导网络,培训了28名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以及一批省市健身秧歌、气功、毽球等体育骨干。开展创建“广东省体育先进区”活动,龙洞街通过“全国体育先进社区”评估验收。我区残疾人运动员周杨静为我省夺取了残奥会首枚金牌。

六、人口、就业与保障、居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