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黄埔区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一九九八年对我区经济是极富挑战性的一年。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区的三资企业产品出口面临困难;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大环境下,区委、区政府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加大改革力度,着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全区上下,统一认识,认清形势,齐心协力,使我区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态势,社会各项事业有新的发展。 1998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219012万元(当年价,下同),比上年增长13.05%(可比价,下同),其中:第一产业13771万元,增长2.97%;第二产业112777万元,增长15.08%;第三产业92465万元,增长11.46%。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2109元,增长9.24%。在国内生产总值构成中,第一产业占6.29%,比上年下跌1.1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51.49%,比上年上升1.8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42.22%,比上年下跌0.70个百分点。我区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发展态势符合我区制定的"二三一"产业发展战略。 一、农村经济 农村经济保持总体适度稳步增长。199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69043万元,增长6.7%。从行业划分来看,建筑业、商饮业和工业增长较快,比上年增幅分别有15.18%、10.8%和10.16%。乡镇企业总产值370467万元,比上年增长14.74%,乡镇企业利润总额34388万元,减少13.94%。 农业生产在农用土地资源逐年减少和荔枝龙眼等优质水果失收的影响下,1998年农业总产值在连续四年增长后出现小幅下降,农业总产值21631万元,减少1.46%。蔬菜总产量59547吨,增长1.58%.水果总产量12898吨,减少5.64%。猪饲养量96780头,增长16.9%,生猪出栏量55657头,增长11.57%,生猪已成为我区农业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受"禽流感"的打击后,三鸟生产至今仍未得以恢复。三鸟饲养量332万只,减少7.52%;三鸟出栏量262万只,减少10.58%.水产品总产量2199吨,增长16.78%。 二、工业经济 工业经济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1998年我区工业企业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不断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强化企业管理,努力克服困难,及时调整生产结构,积极拓展产品市场,争创新企业新项目。全年新上和扩建了屈臣氏冷饮、天衣薄膜、文洪有线电视器材、珠江光电、伟丰实业、富林木业、美德信鞋业、鹏达化工、新超刀模、全永不织布、大日木业、果生塑胶、布顿钢缆索和荣德纺织等17个新工业项目。原有的欣昌鞋厂、永发塑料、统一企业、建莱铜业、鸿达鞋业、永昌制鞋和东粤铝厂等企业生产又有了较大的发展,使我区工业生产规模继续扩大,保持了较高的发展速度。1998年末,我区年创工业总产值超亿元的工业企业已发展到12家。全部工业企业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01019万元,增长15.06%;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46.12%,比重上升了1.56个百分点。完成工业总产值455177万元,增长16.72%。在区不同经济类型工业中,外商港澳台投资经济工业独占鳌头,完成工业总产值370286万元,增长15.64%,占全区工业总产值81.35%,比重又上升了2.03个百分点。国有经济工业和集体经济工业总产值分别完成1224万元和36975万元,增长7.23%和减少17.41%。在国家鼓励扶持私营个体经济的政策下,私营个体工业快速增长,工业总产值12623万元,增长59.65%。全区工业产品销售产值444190万元,增长16.2%,工业生产与销售实现同步增长。 1998年工业综合效益指数71.11%,比上年下降7.2个百分点,表明我区工业企业效益有待提高。在7个单项评价工业效率指标中:工业产销率97.54%,上升0.79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1.91%,下降2.82个百分点;资产保值增值率108.98%,上升7.48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58.56%,下降2.02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1.77次,上升0.24个百分点;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负1.16%,下降2.36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24292元,增长29.32%。1998年,区街镇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利润总额负6493万元;区街镇工业出现亏损企业98个,比上年增加了19个,亏损企业亏损额为18275万元,比上年增亏了6465万元,工业经济效益仍不理想。 三、建筑业 1998年我区进一步加强对施工企业和建筑工程的规范化管理,全年完成建筑业产值56212万元,增长22.41%,建筑业增加值11758万元,增长15.32%。1998年末区属9个四级以上资质的施工企业全年承建工程项目122个,完成房屋竣工面积371484平方米,其中达到优质工程竣工面积127388平方米。年末拥有建安用生产设备2241台,设备功率30844千瓦。 四、交通运输业 交通运输业仍未走出低谷。由于货源减少,货运业在1998年仍未能摆脱负增长的状况,年末拥有货运车辆4720台,减少1.32%,货运车辆总吨位21871吨,减少9.44%,全年货运量774万吨,货物周转量50934万吨公里,分别比上年下降11.85%和7.55%。客运业在我区城市化进程中保持稳定发展,1998年未拥有客运车辆416台,与上年持平,全年客运量689万人,增长11.49%,客运周转量12821万人公里,因平均运距的减少,造成周转量比上年下降6.77%。区属港口运输发展良好,全年货物吞吐量103895吨,比上年增长24.62%。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购销活跃,价格稳中有降。1998年,尽管我区有现代生活百货、黄埔商业城等商业项目投入营业,但由于受区国合商业零售额急剧下降的影响,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不大。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7436万元,比上年增长4.69%,增幅比上年减少16.9个百分点。其中国合商业零售额只完成16768万元,下降40.8%。商品销售方面,在大商业环境和物资市场交易清淡的影响增幅有所减缓,全年商品销售总额307164万元,比上年增长7.31%。在餐饮业方面,受个体餐饮业增加和新增企业南洋会、来来保龄球俱乐部餐饮业扩大的影响,全年完成餐饮业收入27897万元,比上年增长20.1%。城乡集市贸易市场继续扩大,1998年新增加4个消费品市场,年末全区拥有商品交易市场32个,其中消费品市场31个,全年集市贸易成交额52398万元,比上年增长2.31%,商品成交量55918吨,增长26.76%。 1998年,在中央扶持私营个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指引下,我区制定和落实了优惠和扶持措施,促使我区私营个体经济在98年飞速发展,成绩显著。私营企业594家,增长28.57%,个体户8044个,增长2.07%,私营企业人数3733人,增长49.8%。个体企业从业人数12890人,增长3.65%。私营企业营业额52947万元,增长5.69倍,个体营业额30526万元,与上年基本持平。 六、外经、外贸 1998年,由于亚洲金融风暴冲击,致使我区外经外贸工作面临了较大困难。面对困难,区内不少外资企业和自营出口的三资企业及时调整了产品结构,开拓新市场,加大了对欧洲市场的出口,使我区外贸出口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有力地拉动了全区经济发展。1998年全区商品(产品)出口总值40919万美元,增长11.17%。其中,外贸自营出口1130万美元,三来一补加工出口5335万美元,三资企业生产出口34454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57%、2.8倍和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