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湾里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26 南昌市湾里区统计局

旅游市场日趋活跃。积极实施旅游精品战略,全力扶持旅游龙头项目,着力打造狮子峰、长春湖等品牌景区,积极发展“农家乐”生态休闲游。加快旅游“一条龙”建设,东方假日、豫章故郡等一批旅游接待项目先后开业,景区接待能力不断提升。因地制宜开展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旅游推介活动,全年开展了中国南昌首届梅岭旅游登山节、桃花节、杜鹃节、葡萄节、采茶节等活动。2006年10月1日,《南昌市梅岭风景名胜区条例》正式实施,梅岭景区总体规划经省建设厅评审通过。旅游产业不断做大做强,全年共接待游客43.9万人次,增长10.0%;旅游门票收入658万元,增长11.0%;旅游综合收入3511万元,增长27.0%。

六、招商引资和对外经济

招商引资成绩喜人。组织、参与2006江西(香港)经贸活动周、南昌(大连)招商推介会、南昌第五届金秋经贸活动月等招商推介活动,成功举办了有300多名客商参加的中国南昌首届梅岭旅游登山节。全年湾里区实际利用外资1310万美元,实际利用内资金额79227万元,增长15.0%,其中市外内资48055万元。对外贸易稳步推进,全年实现出口创汇902万美元。

七、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快速发展。2006年末,湾里区交通运输业实现生产总值4696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4.5%,实现增加值2700万元,增长24.5%。全年客货运周转量118万吨公里,增长19.2%。

邮电通信持续发展。全年电信业务总量1452万元,增长13.7%;邮政业务总量241万元。年末湾里区电话用户15000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3400户,城市固定电话用户8100户,农村固定电话用户3500户,行政村电话开通率达100%。国际互联网家庭用户5000户,是上年的10倍。国内信件34.8万件,其中函件32万件,特快专递2.8万件。

八、金融业

金融市场运行平稳。金融机构继续贯彻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金融存贷款平稳增长。年末,湾里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7765万元,比上年末增加12592万元,增长35.8%;各项贷款余额17991万元,比上年末增加4723万元,增长35.6%,其中农业贷款7265万元。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10625万元,增长20.1%;现金支出119848万元,增长15.2%;收支相抵,净投放货币9223万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不断发展。2006年,湾里区共有区属中小学37所,在校学生8815人,在职教师701人。其中,普通高中1所,在校学生1412人,在职教师97人;初中5所,在校学生1707人,在职教师246人;小学31所,在校学生5696人,在职教师358人。湾里区初中、小学入学率、毕业率均为100.0%;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为50.0%,高考录取率为90.3%。湾里区有公办高等学校1所,教师500人,在校大学生12890人;民办学校4所,拥有教师1629人,在校学生35130人,其中大学生34335人。

加大教育投入,不断提高办学条件。2006年,投资600多万元的湾里区第一所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太平狮峰学校正式启用,加快了学校网点布局调整的步伐;投入300万元改造中小学危房4800平方米;投入100万元对湾里区中小学的仪器设备、图书、音美器材进行了添置和更新,极大改善了办学条件。积极开展帮困助学活动,对家庭困难生实施“两免一补”,共减免资金31万元,享受减免的学生达3164人次。

科技创新取得新成绩。农业方面,招贤镇招贤村张家笃特色花木盆景培育科技示范基地荣获南昌市四大科技特色农业基地称号,野生蔬菜园、棘胸蛙养殖基地建设、招贤杜仲种植及太平白茶种植与南昌大学联合,请教授现场指导,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取得明显成效。工业方面,三星化工及南昌精细化工的科技项目分别在省、市立项。

十、文化、体育和卫生

文体事业全面发展。年末湾里区共有文化事业单位5个,其中电影放映单位1个,公共图书馆1个,广播站1个,有线电视台1座。

2006年,广泛开展农村文化“三项活动”,共组织下乡演出32场,送电影下乡345场;参加了南昌市第五届读书演讲活动,获优秀组织奖;参加南昌第五届龙舟竞赛,获优秀组织奖和体育道德风尚奖;成功申报湾里区首批农村体育健身路径二条;组织参加南昌市健身气功交流展示活动,获团体三等奖;开展“文化市场集中执法季行动”和“反盗版百日行动”,查处违法接纳未成年人网吧3家,取缔黑网吧2家,查缴非法盗版出版物210册。

公共卫生体系逐步完善,保障城乡居民健康能力有所提高。健全了公共卫生体系,区疾控中心和梅岭中心卫生院建成并投入使用,招贤卫生院改造和太平、罗亭卫生院新建工程已经启动。2006年末,湾里区有医院、卫生院5所,卫生防疫机构1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卫生防疫人员17人,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143人,其中医生68人。医院、卫生院床位150张。加大力度完善了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在江西中医学院甲肝局部流行的突发疫情处置中,区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反应迅速,运作协调,防控到位,经受住了传染病疫情的严峻考验,为保护人民群众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年末开展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群众抵御疾病风险的能力,湾里区参合农民41257人,参合率达92.4%。

十一、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乡规划体系进一步完善。在突出总体规划为龙头的前提下,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后完成25个村庄规划;完成编制城区景区排水专项规划、旧城改造规划等16件规划,使城市建设真正做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城市建设取得新进展。2006年,湾里区结合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着力实施第四轮百路大会战,投入1800万元完成18条6.7公里城市道路改造,铺设人行道板9000多平方米,改造城区小街巷53条;在工农路新装景观灯3座,维修路灯80余盏,确保城区亮灯率达95%以上;新栽补植行道树2557株,铺草皮1200平方米;投资200万元对翠园进行了第一其改造;全年清运垃圾24535吨,清理卫生死角108处,极大改善了城区市容市貌,确保城区环境卫生干净、整洁,为全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功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环境保护事业不断发展。2006年环境保护部门加强了对大气、噪声、水质监测和保护力度,取得良好效果。全年开展大气监测4期,水质监测2期,取得监测数据2800多个,城区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标准,工业废水、烟尘排放量达标率均为100%。年末,城区绿化覆盖率为47.6%,湾里区森林覆盖率为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