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包河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是“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也是我区在区划调整后奋勇拼搏,喜获丰收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委区政府团结带领全区各级人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安徽浦东”和全省第一城区的目标,打好“三张品牌”,实施“三大布局”,构筑“三大高地”,做好滨湖文章,克难攻坚,开拓创新,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区域经济历史性地跃上了“三个200亿”的新平台。 一、经 济 总 量 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据初步核算,2007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1.74亿元,同比增长19.14%。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8亿元,同比增长31.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7亿元,同比增长18.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10.94亿元,同比增长18.6%。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三次产业结构为1.9:43.2:54.9,第三产业比重继续提高,比上年提高了2.1个百分点。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达到40931元,同比增加7081元,同比增长20.9%。 在全区经济总量扩大的同时,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高。2007年,反映经济运行质量的三个比重明显上升,其中财政收入完成9.12亿元,占GDP比重为4.54%,比上年提高0.23个百分点;税收完成8.9亿元,占GDP比重为4.43%,比上年提高0.43个百分点;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97.5%,比上年提高3.8个百分点。 二、 农 业 经 济 国家三农政策进一步得到落实,都市农业与新市镇建设进程加快,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明显。2007,全区农、林、牧、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实现总产值7.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2.3%。其中农业产值3.59亿元,同比增长48.3%;林业产值0.22亿元,同比增长132.8%;牧业产值2.5亿元,同比增长48.8%;渔业产值1.0亿元,同比增长7.7%。牧业、渔业与农林牧渔服务业占农业产值比重比上年提高2.65个百分点。旅游农业与都市农业不断发展,大圩葡萄节、环巢湖旅游带等特色农业发展迅速,直接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全区农业人均纯收入5400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收入水平和增幅为近几年之最。 三、工 业 和 建 筑 业 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单位:亿元 指 标绝对数比上年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58.0714.29 其中:轻工业7.573.5 重工业50.516.1 其中:国有企业22.670.45 集体企业0.320.43 股份制企业22.0831.1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2.3917.34 其他 0.636.54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49.3611.85 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48.49.65 全区工业在骨干企业带动下快速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210.67亿元,同比增长17.8%;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58.07亿元,同比增长14.29%,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28.78%。按经济类型分,国有企业实现增加值22.67亿元,同比增长0.44%;集体企业实现增加值0.3亿元,同比增长15.4%;股份合作及股份制企业实现增加值22.08亿元,同比增长31.1%;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2.39亿元,同比增长17.33%。 工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主导产业支撑作用依然显著。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三大主导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81.08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86%。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势强劲,全年完成产值97.78亿元,同比增长27.45%,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6.4%,继续保持全区龙头行业地位。全年汽车及配套产业共完成工业产值100.8亿元,成为全区首个百亿产业。 工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768800万元,同比增长13%;实现利税总额45210万元,同比增长17.1%;实现利润总额20488万元,同比增长65.15%;亏损面26.6%,比上年同期下降3.9个百分点,规模工业经济效益指数197.32,比去年同期提高4.52个百分点,其中全员劳动生产率190298万元/人,比去年同期增加9202元。 建筑业生产稳步增长。我区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和大建设的强力带动,为建筑业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建筑业生产稳定、效益不断提高,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凸现,全区共有188家资质以上建筑企业,累计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15.4亿元,同比增长35%。全年房屋施工面积1599万平方米,竣工面积493.7万平方米。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4.16亿元,同比增长42.79%。 四 、固 定 资 产 投 资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高位增长,投资需求旺盛,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全年全区在统投资项目642个,累计完成投资227.6亿元,同比增长65.5%。其中工业完成46.92亿元,同比增长41.54%;房地产投资65.68亿元,同比增长81.2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投资均居全省各县区首位。 投资结构继续优化。按产业划分,第一产业投资额为0.45亿元;第二产业投资额为48.48亿元;第三产业投资额为178.67亿元,三次产业投资比重由06年的1:25.4:73.6调整为0.2 :21.3 :78.5,其中第三产业投资受房地产和市政建设投资的强力拉动,比重比去年同期提高了4.9个百分点。符合我区的区位特点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 市政基础设施进展顺利,全区基础设施投资全年累计完成29.6亿元,占全区投资比重13%。 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全区各级重点工程完成投资9.72亿元,其中“861”项目12个,完成投资5.23亿元,“1346”项目12个,完成投资4.49亿元。 五、 国 内 贸 易 消费品市场稳步增长。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亿元,同比增长13%,分行业看,限额以上批发零售额240.54亿元,同比增长11.2%,其中批发额202.18亿元,同比增长9.93%,零售额38.36亿元,同比增长18.4%;餐饮业零售额3.822亿元,同比增长12.6%。各街镇发挥各自优势,传统服务业不断巩固和提升,南二环物流产业带初具雏形,马鞍山路商圈不断成熟,“数码港”稳步推进,家乐福、合家福、麦德龙等大型商业连锁超市陆续开张,金三角、五里庙装饰世界、国强建材交易市场辐射不断扩大。商品交易市场大型化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全年亿元以上市场5家,实现商品交易额114.9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