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长丰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5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牢固树立“发展为上,投资为本,环境为要”的理念,始终坚持“快工强县,优农富民,融入合淮,与市俱进”的发展思路,抢抓机遇,奋力拼搏,争先进位,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城乡居民生活不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十五”计划的目标任务。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全年地区生产总值39.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61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3.75亿元,增长30.6%,其中,工业增加值10.39亿元,增长35.5%;第三产业增加值12.84亿元,增长15.8%,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为32.2:35.1:32.7。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5072元,同比增长17.6%。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村经济基础依然薄弱,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难度较大,工业经济总量较小,对县域经济拉动作用有待进一步提高,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较大。 二、农业 2005年,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和省委3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大支农力度,农民生产积极性继续提高,农业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27.07万亩,比上年增加7.8万亩,其中:水稻面积85.09万亩,油料种植面积61.69万亩,棉花种植面积6.69万亩,蔬菜面积10.57万亩。 受气候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主要农产品产量与2004年丰产年相比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全年粮食产量47.31万吨,减产2.7%;油料产量8.32万吨,减产4.2%;棉花产量4242吨,减产31%。 养殖业稳步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68256吨,比上年增长5.6%;水产品产量25197吨,比上年增长19.1%。 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42万千瓦,比上年增长6.6 %。农用拖拉机5.22万台,增长0.6 %,农用运输车3253辆,比上年下降3.4 %。化肥施用量(折纯)70907吨,农村用电量9978万千瓦时,增长21.7 %。全年有效灌溉面积61000公顷,比上年增长5.8%。 表1: 2005年主要农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计量单位产量比上年增长% 粮 食万吨47.31-2.7 #夏粮万吨7.723.6 水稻万吨36.770.6 油 料万吨8.32-4.2 #油菜籽万吨7.841.8 棉 花吨4242-31 蔬 菜万吨15.07-7.1 肉 类万吨6.835.6 禽 蛋万吨1.197.2 水产品万吨2.5219.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2005年,全县工业一直在较高增长平台上稳定运行。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0.39亿元,同比增长35.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6.16亿元,增长25.7%。 重工业增长快于轻工业。全年轻工业实现增加值4.59亿元,增长30.3 %,快于轻工业16.5个百分点。 骨干企业支撑作用明显。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工业产值超过亿元的企业有7户,7户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3.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56.8 %。 重点行业增势强劲。塑料制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7.3%,专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9.9%,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6%。 工业经济效益开始好转。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3.7亿元,同比增长33.7%,实现利税总额9039万元,增长19.8%,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31.6,比上年提高5.3个百分点。 表2: 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计量单位产量比上年增长% 小麦粉万吨3.511.2 乳制品吨583822.3 配混合饲料吨6946826.6 食用植物油吨167480.8 水 泥万吨72.01-0.7 农用化肥(折纯)吨72825.2 铸 件吨16430-49.1 改装汽车辆95148.6 汽车仪表台套1603873.4 力车胎千条6118123.2 建筑业快速增长。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3.36亿元,同比增长15.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9%。全县三级以上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5.69亿元,增长68.4%,实现利润总额1520万元,比上年增长3.02倍,房屋建筑施工面积93.38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35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55亿元,比上年增长74.3%。其中:城镇投资15.59亿元,增长54.8%;农村非农户投资2.79亿元,增长164.6%;房地产开发投资势头强劲,全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78亿元,商品房销售面积 4.96万平方米。“十五”期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6.77亿元,是“九五”期间的3.1倍,年均增长34.2 %。 重点项目进展加快。江淮铸造公司全年完成投资1.4亿元,鸿路钢构完成投资1.3亿元,康恒机械、万安集团分别完成投资0.6亿元、0.4亿元。全年“1346”项目完成投资70769万元,占年计划的133.5%。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新引进项目130个,其中,引进伊利乳业等超亿元项目5个,实际利用县外资金16亿元,比上年增长49.7 %,其中,工业项目占73 %。 五、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全年完成公路货运周转量18960万吨公里;旅客周转量20660万人公里。邮电部门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4410万元,比上年增长27.5%,本地电话(含小灵通)年末用户14.9万户,增长28.7 %,其中:农村电话用户10.49万户,增长10.1 %;移动电话用户7.02万户,增长9.0 %,年末互联网用户8552户,增长21.6%。 六、商贸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436万元,比上年增长14.8%,其中:县城消费品零售额32881万元,增长15.3%,农村零售额 51555万元,增长14.5 %。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74550万元,增长14.7%,餐饮业零售额9458万元,增长16.1 %。“十五”期间 ,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5%。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年实现财政收入24507万元,比上年增长19.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6574万元,增长6.6%。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主体税种增势强劲,增值税增长42.9 %,企业所得税增长117.5 %。财政收入的较快增长,为政府加大公共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提供了有力保证。全年财政支出46544万元,比上年增长12.2%。“十五”期间,全县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0.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