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长丰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4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认真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坚持“快工强县,优农富民”,奋力拼搏,抢抓机遇,保持了国民经济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主要经济指标创近年来最好水平,经济运行质量持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据初步核算,全县预计实现生产总值28.02亿元,按2000年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9.9%,增幅较上年提高了12.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21亿元,增长14.0%;第二产业增加值8.62亿元,增长25.1%;第三产业增加值7.19亿元,增长23.4%。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依次为43.5:30.8:25.7。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3601元,比上年增加916元。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煤、电、油、运供应紧张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资源约束继续趋紧。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工业化水平仍较低,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不够稳固,农业基础薄弱的状况没有明显改变,农民增收渠道不宽,城乡新增劳动力较多,就业压力较大等。 二、农业 2004年,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及一系列支持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加上粮食价格上扬,气候条件有利,农业出现了多年来少有的好形势。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19.27万亩,比上年增加6.54万亩,其中:水稻面积72.78万亩,增加12.42万亩,油料种植面积61.96万亩,增加0.41万亩,棉花种植面积8.53万亩,增加0.01万亩,蔬菜面积11.14万亩,增加0.5万亩。 粮食产量大幅度增产。全年粮食总产量48.62万吨,增产21.05万吨,增长76.3%,是历史上最高增幅。其中:水稻36.56万吨,增长89.3%。油料产量8.68万吨,增长60%。棉花产量6146吨,增长52.5%。蔬菜产量16.22万吨,增长10.7%。 养殖业快速增长。全年肉类总产量6.47万吨,比上年增长10.3%,水产品总产量2.12万吨,比上年增长19.9%。 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2004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39.3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6.5%。农用拖拉机5.19万台,增长3.2%,农用运输车3368辆,增长7.7%。化肥施用量(折纯)62371吨,农村用电量8200万千瓦时,全县有效灌溉面积91.19万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6.02亿元,同比增长28.0%,增速较上年快12.8个百分点。其中:全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4.90亿元,增长40.9%,为近年来最高增幅。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海螺水泥、新马客车、星通橡塑和鸿路钢构等支柱企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6094万元,增长54.5%。集体企业887万元,增长195.6%。股份制企业32885万元,增长34.2%。外商及港、澳、台企业5258万元,增长172.6%。轻工业增加值13805万元,下降13.2%。重工业增加值35208万元,增长71.6%。 重点行业增势强劲。全年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1.5%;塑料制品业增长172.6%;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制加工业增长94.6%;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74.5%。主要工业产品中增长较大的有:乳制品增长86.5%、钢结构件增长1.44倍、汽车仪器仪表台增长63.4%。 工业经济效益继续提高。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26.3,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创历史最好水平。工业产品销售率95.8%,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77231万元,增长41.0%;实现利税7547万元,增长10.4%,其中实现利润3748万元,增长9.9%;亏损企业亏损额下降39.0%。 建筑业快速增长。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完成增加值2.60亿元,同比增长18.0%。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56万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9.09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24.36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快。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36亿元,比上年增长39.1%。其中,城镇投资10.41亿元,增长52.7%;农村非农户投资10541元;城乡居民投资11175万元。 重点项目建设成效显著。万象传动轴公司完成投资3500万元,鸿路钢构、星通橡塑和工商职业学院分别完成投资4800万元、4600万元和3460万元。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2004年全县实际利用县外资金10.69亿元,增长42%,其中,工业项目7.22亿元,占67.5%。实际利用境外资金420万美元。 五、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运输邮电业实现增加值1.34亿元,比上年增长38.4%。全县完成公路货物周转量18545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23.1%;旅客周转量19335万人公里,增长61.1%。年末汽车拥有量10079辆,增长13.4%,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2923辆,增长18.1%。邮电部门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1302万元,比上年增长28.5%,年末本地固定电话(含公用电话和小灵通)11.58万户,增长15.9%,其中:农村电话用户9.53万户,增长17.2%;移动电话用户6.43万户,增长37.1%;互联网用户达7031户,比上年增长25.1%。 六、商贸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2004年,我县城乡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拉动了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品市场日渐兴旺,消费热点比较突出。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6亿元,比上年增长18.9%,为历年来的最高增幅。其中:县城消费品零售额23010万元,增长18.4%,农村零售额43598万元,增长19.2%。分行业来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62541万元,增长18.8%,餐饮业零售额3585万元,增长22.8%,城乡集贸市场平稳发展。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年实现财政收入20503万元,比上年增长22.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5548万元,增长13.9%,增值税增长15.4%,企业所得税增长169.6%。财政支出41500万元,比上年增长10.9%,其中:教育、卫生支出分别增长18.0%和13.89%,保证了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 金融机构运行平稳。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3.25亿元,比上年增长35.3%,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5.25亿元,增长24.9%;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3.26亿元,增长4.3%。 保险业发展步伐加快。全县保险系统保费收入7065万元,比上年增长62.9%,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129万元,比上年增长59.2%;人寿险保费收入4936万元,增长64.5%。赔款和给付1727万元,比上年增长2.7%,其中,财产险业务赔款支出1247万元,增长36.0%;寿险业务赔款和给付480万元,下降3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