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海盐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20 嘉兴市海盐县统计局

八、财税、金融

财税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全县财政总收入129508万元,增长23.3%,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61726万元,增长23.3%。一般预算支出70288万元,比上年增长15.9%。全县上交国税240506万元,增长8.4%,实现地税61567万元,增长14.6%。

金融机构存贷款稳定。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48.03亿元,比年初增加18.69亿元,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为145.61亿元,比年初增加18.15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09.35亿元,比年初增加13.21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105.69亿元,比年初增加15.07亿元。年末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88.99亿元,比年初增加10.94亿元,同比增长14%。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得到较快发展。全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科技三项费用支出2213万元,比上年增长33.2%。全县有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5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11家,市级13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1家;市民营科技企业63家,新增4家;企业技术开发中心54家,新增33家,其中省级7家,市级16家。全年经县以上科技部门鉴定的科技进步奖有37项,其中省级7项。受理专利申请220件,减少10件;授权专利158件,增加29件。全县经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122项,增加1.1倍,成交金额2642万元,比上年增长2.5倍。

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全县有小学40所,在校学生29846人,教师1439人;普通中学18所,在校学生21659人,教师1365人。九年义务教育对象入学率达到99.98%。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的升学率分别为100%和95.34%。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继续发展,现有职业中学1所,在校学生2229人。全县向普通高校输送新生2148人,输送高职(单考单招)385人。

全县共有13348人参加各类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证书的自学考试。全县拥有幼儿园32所,在园幼儿9581人,教师499人。

十、文化传媒、体育和卫生

文化传媒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场所1个,文化馆1个,乡镇文化站8个,公共图书馆1个,全县公共图书馆藏书量234千册,增长6.4%,博物馆1个,剧场、影剧院数7个。广播电台1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100%,电视台1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全县有线电视用户9.3万户,增长8.1%,有线电视入户率78.4%,同比增长6.5%。

体育事业蓬勃展开。全县有体育场、馆416个(包括学校、企业),当年我县体育健儿在市以上比赛中,共获奖牌94枚,其中,获得金牌25枚。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全县共举办县级和乡镇运动会273次,增长3.8%。

卫生事业稳步前进。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114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7个、卫生监督、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1个,村级卫生机构95个。医院、卫生院病床数1034张;全县卫生技术人员1036人,其中:医生513人。全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5.4%,卫生厕所覆盖率92.8%。

十一、城市建设和安全生产

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县城建成区面积10.86平方公里,比上年增长3%,年末人均道路面积24.44平方米,增长3.6%,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328公顷,增长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07平方米,增长6.6%,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55%,增长34.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各类事故下降。全县发生各类事故186起,比上年下降25%,死亡63人,受伤160人,直接经济损失307万元,分别下降6、20、21%。其中,安全生产事故15起,死亡9人,火灾事故16起,无伤亡,公路交通事故152起,死亡54人,水上交通事故3起,无伤亡。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抽样调查,年末全县户籍人口365890人,比上年增加1588人。其中,女性人口183960人,男女性别比为98.9︰100。全年出生人口2634人,出生率为 7.2‰;死亡人口2518人,死亡率为6.9‰;迁出人口3254人,迁入人口4719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2‰。全县计划生育率98.8%,已婚妇女综合节育率 91.8%。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继续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656元,增长9.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241元,增长8.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分别为12761元和5850元,分别增长19.5%和5.6%。住房条件进一步改善。城镇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2.4平方米;农村人均居住面积68.03平方米。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28.4%和35.3%。

就业规模继续扩大。年末城镇从业人员57737人,增长2.5%,一、二、三产从业人员分别为194人、38730人和18813人;城镇在岗职工55709人,增长2%,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11985人,增长4%。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8%。

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年末全县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52000人,比上年增长23.8%,年末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2540人,发放失业保险金523.85万元。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105679人,增长5.2%;有58379人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增长21.4%。全县低保对象4731人,其中城镇652人,农村4079人,共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补贴487.9万元,增长13.6%。

社会福利事业蓬勃发展。全县有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9家,床位数865张,安置人数达423人。

注:

(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为年度初步统计数据。

(2)全县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2005年生产总值已按2004年经济普查数据作了调整。

(3)全县人均生产总值等一些人均指标按年平均户籍人口口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