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海宁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20 嘉兴市海宁市统计局

全年新批“三资”企业48家,新批外商投资项目99个(含增资35个,转股11个,减资5个)。全年合同利用外资4.42亿美元,增长19.3%;实际利用外资2.58亿美元,增长6.2%。

全年旅游总收入达40.55亿元,比上年增长16.7%。共接待国内游客404.42万人次,增长19.4%;接待海外游客4.40万人次,增长9.6%。旅游外汇收入(包括商品创汇)4365万美元,下降5.0%,其中商品创汇3006万美元。

七、交通和邮电业

全年交通运输邮电业增加值8.98 亿元,比上年增长15.8%。

全市公路(乡道以上)通车里程达1159公里。全年完成货物运输量1268万吨,其中,公路328万吨,水路940万吨;完成货物周转量171759万吨公里,其中,公路22929万吨公里,水运128800万吨公里。全年客运量1856万人,客运周转量37579万人公里。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6.23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其中,邮政业务总量0.36亿元,增长10.1%;电信业务总量5.87亿元,增长11.5%。年末固定电话用户34.42万户,增长5.8%;年末移动电话用户51.32万户,增长4.7%;年末互联网用户达7.84万户,增长24.3%。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36.58亿元,比上年增长27.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7.90亿元,增长32.9%。全年财政支出17.63亿元,增长25.8%,其中农业支出1.51亿元,教育支出4.52亿元。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19.1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3.71亿元,增长11.8%,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68.77亿元,增加6.63亿元,增长4.1%,年末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为26017元,增长3.7%。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33.6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6.71亿元,增长18.6%,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62.49亿元,增加23.31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70.72亿元,增加14.25亿元。金融机构现金收入918.38亿元,增长11.8%;金融机构现金支出937.72亿元,增长12.0%。货币投放额19.34亿元,增长19.2%。

全年保险业承保总额901亿元,比上年增长30.4%。保费收入39416万元,增长12.3%,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9842万元,增长18.6%,人寿险保费收入29574万元,增长10.3%。全年保险机构保险赔款支出7508万元,增长19.4%。

九、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建城区面积扩大到27.6平方公里,市区绿化覆盖率达41.20%。全年新增自来水供水管道29公里,总长已达426公里。天然气利用工程全年完成管网敷设26公里,总长度达147公里。全年实施污水管网工程15公里,总长度达162公里。市区新建道路13公里,面积45万平方米,完成碧云路南延(海州路至钱江路)、城南大道中间绿化带、钱江路两侧人行道等城建工程。

环境保护工作重点突出环境综合整治和污水收集处理。全年共审批新、改、扩建工业建设项目279个,计划环保投资1.98亿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率达100%。至2007年底,建立起2个全国环境优美乡镇、8个省级生态镇(已经实现海宁市全覆盖);有绿色医院2家,省级绿色饭店4家,省级绿色家庭13家,绿色社区19个(省级7个),各类绿色学校43所(国家级、省级7所)。全市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7.14%,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96.23%,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为100%。全年化学需氧量排放5669吨,比上年下降5.1%,二氧化硫排放7835.65吨,下降3.6%。

十、教育、科技和文化

年末全市拥有小学45所,普通中学30所,职业高中4所,幼儿园85所。小学在校学生44339人,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达100%,义务教育学龄人口入学率为99.99%。全市普通中学在校学生37480人,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达99.98%,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比例上升至96.77%。职业高中在校学生5190人,技工学校在校学生2202人。年末电大在校学生4404人。学龄前儿童在园幼儿数16358人。参加普通高校升学考试报名 4039人,上线3753人,上线率达92.92%。高等学历教育自学考试全年报考7327人次。全年农村共有9.84万人次接受了各类文化技术培训。

年末全市有嘉兴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47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6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3家,嘉兴市级高新技术企业18家。拥有嘉兴市级民营科技企业127家,比上年增加9家,全市科技型企业队伍已达175家。全市拥有人才资源总量58387人,比上年增长42.1%。

全年财政科技投入8417万元。科技成果中经各级批准鉴定24项,其中获省科技进步奖1项,嘉兴市级科技进步奖12项。列为国家级新产品2只,省级新产品112只。2007年申请专利721项。全年经认定登记和网上技术市场签约技术合同170项,合同金额8289万元。

全市共有文化馆(站)13个。全年艺术表演场所演出场次591场。市公共图书馆总藏量36.86万册、件,比上年增长9.1%。全市档案案卷数192196卷,比上年增长13.3%。有电影放映单位15个,全年电影观众50.12万人次。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均达100%。全年出版《海宁日报》310期,发行量638.82万份。

十一、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医院、卫生院26个。全市有卫生技术人员2661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1119人,注册护士765人,有医疗床位1918张。年末合作医疗参保人数45.3万人,参保率已达94.8%。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8.6%,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8.3%。

体育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新增建了29个居民健身苑(点)。全年在省内外重大体育比赛中,我市运动员获得国家级金牌3 枚、省级金牌32枚、嘉兴市级金牌76枚。全年举办单项体育赛事15项,成功地承办了国家级赛事2项,分别是全国男子篮球联赛和鲁能杯中国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全年共组织全市性群众体育活动48次,参加比赛运动员11606人次。镇、街道和体育社团组织群众体育活动123 次,参加各类体育竞赛的运动员达7.41万人次。

十二、人口、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07年全市人口出生率6.99‰,死亡率6.67‰,自然增长率0.21‰。全市计划生育率为98.23%。年末户籍总人口648694人,其中,男性为320883人,女性为327811人;总户数181911户。据5‰人口变动调查推算,2007年我市常住人口为74.5万人,比上年增加0.9万人。

根据抽样调查,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0653元和10200元,扣除价格因素,分别比上年增长8.7%和11.9%。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别为13153元和6849元,增长7.8%和3.3%。其中城镇居民医疗保健支出和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增长较快,分别增长27.4%和23.9%;农村居民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和交通、通讯服务性消费支出增长较快,分别增长22.7%和20.5%。2007年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均较上年有所下降,分别为34.6%和35.2%,分别下降0.8个百分点和0.2个百分点。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4.61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房面积65.1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