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罗庄区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0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扩大内需,调整结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紧紧围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这一主题,围绕区委、区政府年初确定的五项经济指标,十项重点工程、四项重点任务,集中力量、突出重点抓落实。农业种植结构不断优化;工业产品、产业结构和企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企业经济效益大增;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速增长;消费市场回暖;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保持较快健康的发展。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418983万元,增长17.1%(不含市以上企业323983万元,增长15.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677万元,下降3.6%,第二产业增加值204995万元,增长18.0%(含市以上企业为299995万元,增长19.3%),第三产业增加值90311万元,增长18.1%。 一、农业 2000年,全区各级以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为总抓手,引导农民以市场为导向,在粮食生产大幅下降的情况下,优化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粮食生产由于受持续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呈现“三下降”态势。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6.76万亩,比上年下降2.6%,单产296公斤,比上年下降12.0%,粮食总产108742吨,比上年下降14.3%。其中夏粮41683吨,减产27.9%;秋粮67059吨,减产3.0%,在秋粮中玉米30482吨,减产13.0%,水稻26241吨,增产1.0%,豆类2010吨,增产3.1%,地瓜7900吨,增产40.0%。经济作物全面发展。全年播种花生10855亩,增长60.1%;产量2093吨,增长68.9%;种植黄烟1480亩,增长52.3%;产量243吨,增长43.8%;播种蔬菜、瓜类22765亩,产量65189吨,分别增长-21.6%、-12.2%;水果总产2273吨,增长67.0%。 林牧渔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累计植树54万株,新增农田林网1.8万亩,发展经济林1050亩,全区林木覆盖率达16.7%,比上年增1.5%,2000年被列为全市高标准平原绿化试点区。全年生猪出栏11.12万头,增长11.3%;家禽出栏423.6万只,增长88.9%;免出栏136.8万只,增长166.1%;肉类总产量1.91万吨,增长22.4%;牛奶产量2100吨,增长104.7%;梅花鹿、鸵鸟、狐狸、獭狸鼠等特种养殖快速发展,效益明显提高。坚持科技兴渔、积极推广稻田养鱼,观赏鱼养殖。全年扩大养殖面积227亩,全区总养殖水面2794亩,引进推广彭泽鲫、镢鱼、史氏鲟等名、优、特新品种,全年水产产量1656吨,比上年增长14.1%,创建区以来最高水平。 全年累计投入855万元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6万亩,扩大改善灌溉面积2.4万亩;年末全区农用机械总动力14.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7%,农用柴油机1503台,电动机2967台,汽油机222台,农用拖拉机6720台,联合收割机133台,旋耕机278台,其中大型旋耕机110台,均比上年有所增加。全年化肥施用量(实物量)41198吨,比上年减少7.0%;全年农村用电量17816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41.1%;全区年末实有耕地面积14290公顷,其中水田3479公顷,有效灌溉面积9450公顷。 二、工业 工业投入进一步加大,主导地位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产品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全年完成新上和技改项目投入69285万元,比上年增长48.1%,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82.5亿元,增长8.6%,其中区直工业10952万元,下降23.2%,国有及限额以上工业33.11亿元,增长5.6%,限额以下工业49.39亿元,增长17.3%;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16.22亿元,其中国有及限额以上工业9.53亿元,增长25.4%,国有及限额以上工业实现利税30190万元,增长36.1%,其中区直工业510万元,下降-48.3%,利润总额19022万元,增长47.3%,其中区直工业亏损77万元(去年盈利356万元)。华盛、盛能、美华、新光四大企业集团,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1.6亿元,销售收入20.9亿元,利税2.44亿元,利润1.87亿元,分别占国有及限额以上工业的65.3%、67.6%、80.8%、98.4%,骨干企业对全区工业的拉动作用明显提高。 全年国有及限额以上工业部分主要产品产量:原煤18.9万吨,同比增长-55.7%;纱10395吨,同比增长14.2%,水泥91.9万吨;同比增长28.2%;日用陶瓷61140万件,同比增长40.1%;建筑陶瓷192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1.0%;机制纸16148吨,同比增长9.6%;发电量11932万千瓦时,同比增长0.2%。 三、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充分利用国家扩大内需,调整结构,扩大开放等一系列政策,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招商引资。全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09亿元,增长52.2%,其中国有投资0.98亿元,下降16.2%,新上和技改投资6.93亿元,增长48.1%。年初区委、区政府确定的十大工程项目进展顺利,3年累计投入资金10696万元,完成农村电网改造任务;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增强。 全区资质5级以上的22家建筑安装企业,全年完成建安产值19034万元,下降3.6%,其中二级以上企业2家,完成建筑业安装产值6630万元,占全部资质建安企业34.8%。所承建的189个施工项目,年末竣工121个,完成竣工产值9770万元,下降19.5%,有28个项目被评为市以上优良工程,优良工程率23.1%,比上年提高11.9个百分点。 四、交通运输、邮政通讯 年末境内公路通车里程308公里,货运汽车、拖拉机拥有量5312辆,比上年增加541辆,客运汽车拥有量98辆,全年完成地方公路运输货运量343.3万吨,货运周转量17160万吨公里,分别增长16.6%、4.2%,客运量948万人次,客运周转量9480万人公里。 邮政、电信事业发展迅速。全年完成邮政业务量210万元,增长23.5%,电讯业务量2960万元,增长23.3%,电话交换机装机总座量8万门,固定电话用户52039户,电话普及率达12.3部/百人,比上年增加6.9部/百人,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14254户,比上年增加7300户;信息通信服务领域拓宽,上网用户达到2380户。 五、国内贸易 2000年,全区城乡消费市场开始回暖,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138万元,增长7.7%,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38772万元,增长8.7%;餐饮业实现5926万元,增长5.8%;其他业实现33440万元,增长4.6%,其中制造业18818万元,增长0.5%,农民对非农民直接销售5684万元,增长11.7%。 全区拥有各类集贸市场43处,其中专业批发市场3处,全年实现集市贸易成交额73105万元,比上年增长12.1%。 六、外经外贸 年内新签外资协议12个,比上年增加3个,协议外资额1084万美元,增长97.1%,实际利用外资927万美元,增长145.2%,自营出口创汇2500万美元,增长2.0%。年末实有注册三资企业44家,能正常运营企业22家,总资产119028万元,增长9.2%,全年完成销售收入117929万元,比上年增长60.8%,实现利税8648.1万元,比上年增长2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