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罗庄区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19 临沂市罗庄区统计局

七、财政、金融、保险

全区各级财税部门认真贯彻国家财税政策,加大税收征管、财政协调和财政监管力度,全年财政高质量运作。1999年全区共完成财政总收入11615万元,其中国税入库7200万元,比上年增长12.2%;地税入库3607万元,比上年增长20.2%;农业四税入库595万元,比上年增长5.1%;教育费附加入库213万元,比上年增长11.6%。完成地方财政收入7094万元,增长16.3%,争取上级补助资金1712万元,调入预算外资金819万元,实现地方总财力9630万元。全年财政总支出9620万元,比上年增长14.0%,连续五年实现财政收支基本平衡,略有节余。

全区金融系统积极配合国家降息、征收利息税等政策,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97595万元,比年初增加10982万元,增长5.9%,其中居民储蓄158723万元,比年初增加18725万元,增长13.4%;人均储蓄4808万元,比上年人均增储1394元。各项贷款余额202165万元,比年初增加23335万元,增长13.0%,其中农业贷款19609万元,比上年增长42.8%。

保险事业发展迅速。人保、财保全年各类承保额达17.87亿元,比上年增长39.0%,全年保费收入2488万元,比上年增长21.9%,全年已决赔款758万元,比上年多理赔152万元,增长25.1%.

八、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

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综合能力为目标,进一步加大城乡建设力度。投资1070万元高标准完成临册路改建工程;投资106万元贯通湖东路南段;投资368万元建成金城路、三坦路、鑫圣园路三条道路,全区新增道路硬化面积83万平方米。绿化、美化、亮化力度加大,全年新增公共绿地面积1.87万平方米,新增绿化覆盖面积5.4万平方米,新设广告灯箱620个。5.24万平方米的一期安居工程已部分交付使用;城区集中供暖二期工程全面竣工,新增集中供热面积20万平方米;新建成20个小康屋住宅示范村,新建小康楼305栋;修筑镇村道路38条;新建农民住宅3003户;新增自来水受益村7个;村容镇貌明显改观。

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显著。以保护生态环境和防治水、气污染为重点,严格执法。全年治理污染企业30家,关停4.4万吨以下小水泥生产线22条,治理高污染炉窑71座,拆除小炼焦炉等污染源82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九、计划生育

全面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责任制。坚持各级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以控制计划外生育为主攻方向,以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责任制为主线,层层签订《计划生育目标责任书》,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的计划生育责任网络。并围绕目标实现,建立健全了宣传教育、科技服务、计划统计、流动人口管理、队伍建设等一系列配套管理制度。1999年全区已婚育龄妇女节育措施落实率达98%,计划生育率达97.89%,比上年提高10.79个百分点,超2.89个百分点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任务目标。

十、科学技术、教育

科技工作围绕科技兴工、兴农,大力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全年共实施区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20项,取得市级以上科技成果5项,全区科技贡献率达到45%。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巩固素质教育成果,积极发展民办教育。继双月园之后,又建成了高标准美澳国际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年末全区普通中学17处,在校学生2.95万人,小学128处,在校学生5.27万人,师资队伍素质不断提高,现有专任教师3465人,其中中学教师1539人;1999年全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毕业升学率99.15%;99年向全国输送大、中专学生742人;其中大专以上319人,高考升学率达49.6%。

十一、文化、体育、卫生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广泛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娱乐活动,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年内共组织规模较大、较具影响力的书画展、橡棋赛、卡拉OK大奖赛等活动19项次;送电影下乡1000场次;59个村建成农村文化大院。有线电视发展声迅速,有线光缆信号已覆盖全区145个村庄,覆盖率达64.6%,目前已发展有线电视用户2.4万户。全年出版发行罗庄通讯56期20余万份。

竞技体育水平有所提高,区竞技体校和罗庄武校全年在国家、省、市级比赛中共夺得金牌49枚、银牌33枚、铜牌35枚。

卫生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并举的方针,卫生服务质量和人民健康水平均有提高。年末拥有各类卫生机构9处,其中医院、卫生院7处(包括矿务局医院),各类门诊部(所)182处,病员床位422张,卫生技术人员615人,其中医生408人,全年共诊治各类病人23.9万人次,完成各类疫苗接14.6万人次,婴儿死亡率21.0‰。

十二、人口和人民生活

1999年底,全区总人口411999人,比上年增加193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0728人(含从事非农业工作人口),农业人口271271人,在总人口中男性212876人,女性199123人,男女比例106.9:100,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全年共申报出生人口5014人,死亡1924人,人口自然增长率7.62‰,(按计生口径统计计算为4.92‰)。

年末全部做从业人员数10677人,比上年增加316人,增长3.0%,从业人员劳动报酬7331.8万元,增长14.2%,其中在岗职工年末人数9411人,在岗职工工资总额6922.2万元,年人均工资7448元,比上年人均增加1148元,增长17.5%。

全区180个农村住户调查结果表明,1999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2476元,较上年增加86元,增长3.6%。其中人均在第一产业方面获纯收入472.65元,在第二产业方面获纯收入701.67元,在第三产业方面获纯收入1302.28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1%、0.6%、10.2%。人均生活费用支出1487.84元,其中食品470.07元,衣着145.25元,居住282.63元,三大支出分别占生活消费支出的31.6%、9.8%、19.0%,百户农民拥有电视机120台,其中彩电67台;洗衣机42台,电冰箱(柜)31台,摩托车41辆,自行车227辆,电风扇203台。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