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玉环县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2010-02-17 台州市玉环县统计局

商品交易市场和商业网点日益健全。年末全县拥有商品交易市场54个,其中消费品市场45个,生产资料市场9个。全年市场成交额145262万元。

对外贸易增势强劲。全县出口产品交货总值223787万元, 比上年增长32.1%。自营出口额10758万美元,增长30.0%。利用外资继续增加,全年新批“三资”企业20家,协议利用外资175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742万美元。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支规模扩大,财政实力继续增强。全年全县财政总收入75268万元,比上年增长35.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2738万元,比上年增长54.6%;地方财政预算支出45883万元,增长29.4%。

金融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银行各项货币政策,加强金融风险防范,改善金融服务,保证金融业的平稳发展。年末全县行社各项存款余额428640万元,比上年末增加57371万元,增长15.5%。各项存款中,企业存款117561万元,比上年末增加12256万元,增长11.6%;城乡居民储蓄存款246400万元,增加35124万元,增长16.6%。行社各项贷款余额287510万元,比上年增加61310万元,增长27.1%,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57213万元,比上年减少38648万元,减少19.7%;中长期贷款余额128538万元,增加98199万元,增长3.2倍。全年现金收入3005983万元,现金支出3236977万元, 净投放现金230994万元,比上年增长17.9%。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保险业务进一步扩大。全年全县参加财产保险的企事业单位231户,家庭9913户;保险金额42亿元,保费收入3059万元,比上年增长1.1%,处理赔案2338件,支付赔偿金1883万元。人寿保险保费收入6323万元,比上年增长42.2%;赔款支出486万元, 增长69.3%。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进一步发展,科技队伍不断壮大。年末全县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9376人(含企业),其中中高级职称2126人。全年县级科技计划立项103项,省级以上立项62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部级61项。专利授权数179项,其中:发明10项,实用新型104项,外观设计65项。全县共有2个项目入围省级科技进步奖,5个项目获市级科技进步奖,19个项目被评为县级科技进步奖。年末全县有高新技术企业8家,全年又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有苏泊尔炊具股份有限公司、中捷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威特银行设备有限公司、玉环塑胶机械厂4家企业。计划总投资4850万元的县科技文化中心建设进展顺利。

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县现有普通中学29所,农业、职业中学8所,小学64所、幼儿园148所。设有浙江江南理工专科学院1所,浙江广播电视大学玉环分校1所。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490人,农、职业中学专任教师266人,小学专任教师1299人。普通高中在校生6022人,比上年增加16.6%;普通初中在校生19911人,减少5.8%;农、职业中学在校生4702人,增加29.0%;小学在校生22409人,减少 6.8%。教学质量有所提高。初升高比例和高考上线万人比分别比上年提高9个百分点和7个百分点,全县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巩固率100%;初中入学率99.33%,巩固率99.42%。教育投入增加,教学条件继续改善。迁扩建了楚门镇中心小学综合楼、清港镇中心小学综合楼,扩建了干江镇中心小学、城关一中综合楼、县实验中学教学楼,落成了楚门中学体育馆。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全县共有电影放映队33个,全年放映电影533场次,观众4.7万人次。县越剧团1个,演职员42人,全年演出180场次,观众18万人次。民间职业剧团9个,群众业余演出团20个。全年举办各种展览37个,组织各种文艺活动128次。县公共图书馆1个,总藏书9.74万册,全年借阅图书7万人次,书刊文献外借11.2万册次。

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医疗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全县有卫生机构39个,病床616张,卫生技术人员1023人,其中,中医师34人,西医师219人,护师93人,中西医士160人,药剂人员172人。新县人民医院建成并投入营运,极大地改善了县城医疗的硬件状况。

体育事业取得新的成绩。当年举办各种运动会2次,参加运动员达到1000多人次。设有少体校1个,在校学生130人。全县中小学生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合格人数42412人,达标率99.7%,其中优秀人数9713人,占22.7%。在参加省、市各项比赛中,我县运动员共获得金牌37枚、银牌31枚、铜牌26枚。

十、人口、社会保障和人民生活

年末全县总人口390297人,比上年末增加1418人,其中非农人口171876人,比上年末增加1358人。全年共出生3858人,出生率9.9‰;死亡2144人,死亡率5.5‰;人口自然增长率4.4‰。

社会保险覆盖面继续扩大。年末全县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4180人,比上年末净增3371人,支付离退休费5029万元,发放养老金4455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0387人,比上年新增1962人,有3764人次享受到失业保险待遇;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9059人,比上年新增11871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16061人,新增2237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5129人,新增2871人。

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全年职工工资总额34322万元,职工平均工资16925元,比上年增加3232元,增长 23.6%;在岗职工工资总额33773万元,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7419元,比上年增加3442元,增长24.6%。农渔民人均所得6207元,比上年增加484元,增长8.5%。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8.5%,比上年降低1.1个百分点。

社会福利事业取得新的进展。年末全县拥有国有社会福利院1个,床位50张,在院25人;集体敬老院18个,床位320张,收养196人;民办福利机构3个,床位180张,收养163人。定期救济精简退职老职工173人;农村居家集体供养176人;临时救济450人次。享受伤残抚恤金23人,定期抚恤金39人,优待总金额达261万元。实行最低生活水平保障制度,城镇已保230人,农村已保3814人,支付保障资金189万元。发展开办福利工厂75个,安排残疾职工1010人。

注:国内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总量指标按现行价,增长幅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