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玉环县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2010-02-17 台州市玉环县统计局

交通基础设施得到改善。陈屿隧道口城关接线公路工程(三潭路)已单幅通车;大麦屿3万吨级多用途码头水工部分桩基、梁板全部完工启动建设。

邮电通讯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增加值19047万元,比上年增长46.3%。电信计费业务总量10929万元,增长25.00%;邮电计费业务总量752万元,增长31.20%。至年末,程控电话交换机容量7.46万门;城乡电话用户年末拥有话机120304部,增长48.01%,其中市话用户30443部,增长22.48%;农话用户89861部,增长59.29%。无线寻呼53145户;移动电话用户51802户。全县电话普及率达31.01部/百人,成为全省首个电话县。

六、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1999年,我县城乡市场较为稳定,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902万元,比上年增长8.8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36%。其中县城零售额40752万元,增长25.40%;县以下零售额60150万元,与上年持平。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零售额9048万元,比上年下降40.00%;集体经济零售额5375万元,下降10.70%;私营经济9584万元,下降20.70%;个体经济65107万元,增长24.70%;股份制经济7053万元,增长2倍。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81964万元,比上年增长7.70%;餐饮业零售额12789万元,增长21.70%;制造业零售额74万元,下降41.30%。

商品交易市场和商业网点日益健全。1999年末,全县已有商品交易市场51个,其中消费品市场30个,生产资料市场21个。

对外贸易增势较强。全县出口产品交货总值109535万元,比上年增长52.70%。新批自营出口企业22家,自营出口额4573万美元,增长52.50%。利用外资继续增加,全年新批“三资”企业11家,协议利用外资1174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72万美元。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支规模扩大,财政实力继续增强。1999年,全县财政总收入38236万元,比上年增长20.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0006万元,比上年增长24.8%;地方财政预算支出27302万元,增长11.99%。

金融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银行各项货币政策,加强金融风险防范,改善金融服务,保证金融业的平稳发展。1999年末,全县行社各项存款余额300347万元,比上年增加69166万元,增长29.9%。各项存款中,企业存款77500万元,比上年增加26293万元,增长51.30%;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81564万元,增加34365万元,增长23.30%。行社各项贷款余额173886万元,比上年增加51579万元,增长42.20%,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46199万元,比上年增加34104万元,增长30.40%;中长期贷款余额26716万元,增加17506万元,增长190.1%。全年现金收入1790079万元,现金支出1954201万元, 净投放现金164122万元,比上年增长11.4%。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保险业务进一步扩大。1999年,全县参加财产保险的企事业单位293户,家庭8165户;保险金额61.13亿元,保费收入2681万元,比上年增长0.29%,处理赔案2163件,支付赔偿金1337万元。参加人寿保险28.39万人,其中养老金保险的1179人;保费收入3582万元,比上年增长47.0%;赔款支出309万元, 增长17.90%。

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科技事业进一步发展,科技队伍不断壮大。1999年末,全县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192人(含企业),其中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1592人。全年开展科研项目164项,其中,国家级6项,省部级68项。申请专利受理数112项,专利授权数133项。全县共有21个项目获科技进步奖,4个项目获星火奖。

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新创办浙江江南理工专科学院,当年招生199人。全县现有普通中学30所,农业、职业中学8所,小学85所、幼儿园156所。设有中央广播电视函授学院玉环分院1个,成人中学1所,成人初等学校12所,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596人,农、职业中学专任教师222人,小学专任教师1341人。普通高中在校生4679人,比上年增加14.32%;普通初中在校生21606人,减少0.46%;农、职业中学在校生3495人,增加18.03%;小学在校生26725人,减少6.50%;教学质量继续提高。1999年,全县共有670名学生高考上省线,比上年增加83.56%。全县学龄儿童入学率99.99%,巩固率99.99%;初中入学率99.94%,巩固率99.32%。教育投入增加,教学条件继续改善。全年新增校舍2.63万平方米。

文化事业稳定发展。全县共有电影放映队43个,全年放映电影1294场次,观众19万人次。县越剧团一个,演职员45人,全年演出219场次,观众43.8万人次。民间职业剧团9个,群众业余演出团20个。县公共图书馆1个,总藏书8.96万册,全年借阅图书6万人次,书刊外借3万册次。

医疗卫生条件继续改善。1999年末,全县有卫生机构19个,病床530张,卫生技术人员1175人,其中,中医师35人,西医师211人,护师94人,中西药师50人,中西医士111人,护士及助产士137人。村设医疗点236个,乡村医生207人。

体育事业取得新的成绩。成功举办了全县性运动会,参加运动员达到1230人次。少体校1个,在校学生100人。全县中小学生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及格人数26610人,达标率98.4%。在参加省、市各项比赛中,我县运动员共获得金牌22枚、银牌17枚、铜牌15枚。

九、人民生活

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1999年,职工工资总额282351万元,职工平均工资11966元,比上年增加1956元,增长19.54 %;农渔民人均所得5260元,比上年增加254元,增长5.07%,其中农民人均所得5283元,增加551元,增长11.64%。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1999年,新建住宅62.94万平方米,人均新增住宅面积 1.62平方米。

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发展。年末全县拥有国有社会福利院1个,床位50张,在院20人;集体敬老院18个,床位311张,收养191人;得到国家定期救济62人;农村集体供养五保户360人;享受伤残抚恤金23人,定期抚恤金39人,优待总金额达280万元。实行农村最低生活水平保障制度,救济资金174万元。发展开办福利工厂66个,安排残疾职工670人。

十、人口与计划生育

1999年末,全县总人口387890人,比上年增加2080人,增长5.39‰;出生人口4447人,出生率11.50‰,比上年降低0.59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5.28‰,比上年上升0.16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6.21‰,比上年降低0.76个千分点。计划生育率98.08%,比上年提高0.90个百分点;一孩率81.67%,提高4.12个百分点;晚婚率87.07%,提高1.60个百分点;晚育率88.36%,降低1.17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