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玉环县198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三、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一九八八年,全县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总额12731万元,比上年多完成2241万元,增长21.4%,其中,全民所有制单位完成投资额1771万元,增长20.1%;城乡集体所有制单位完成投资额3184万元,增长22.9%,城乡个人投资7776万元,增长21.4%。在投资总额中,全民和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基本建设完成投资额1461万元,比上年增长20.8%;全民和城镇集体更新改造完成投资额1740万元,增长31.2%,全民和城镇集体单位新增固定资产1757万元。 一九八八年全民所有制单位基本建设完成投资额1080万元,比上年增长84.6%,其中生产性投资406万元,增长10.0%;非生产性投资674万元,增长2.1倍,用于基础设施和农业投资比重仍然偏低,用于交通、邮电投资比重由上年的14.2%上升到18.9%,农业投资比重由上年的24.3%下降到6.9%。 至一九八八年底,全县停建项目二项,压缩资金199万元。 建筑业进一步深化改革,理顺企业内部承包责任制,实行二级分离层层承包等方式,取得了显著效果。一九八八年,全民和城镇集体单位施工面积7.72万平方米,竣工房屋面积2.4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0.20万平方米,城乡居民私人建房竣工面积25.31万平方米,其中住宅24.57万平方米。 四、交通和邮电 一九八八年,我县交通运输继续保持多种经济成份一起上,相互竞争的良好局面。全年完成货物周转量24224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7.8%;完成旅客周转量18416万人公里,增长78.4%;港口吞吐量45.7万吨,增长30.7%。交通建设和工程养护成绩显著。一九八八年完成公路路基、公路改线13公里,建造桥函21座,竣工港埠码头3个,新建、续建、扩建机耕路21条。县乡公路好路率达45.1%,比上年的42.5%提高2.6个百分点;消灭差等路4.73公里,增加良等路1.9公里,达到33公里;铺砌石块路面3469平方米。 邮电通信事业迈出了新的步伐。一九八八年,我县城关自动电话开通,达到了电话自动化县的要求,使我县“装电话难”、“打电话难”的局面得到明显缓和。全年完成邮电计费业务总量210万元,比上年增长22.2%;年末市内电话户数为920户,增长27.4%;农村电话户数为1496户,增长57.0%;个人电话户数为263户,增长1.3倍。 五、商业和物资供销 旺盛的市场需求,使一九八八年社会购买力保持较好的增长速度,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24235万元,比上年增长19.5%,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消费品零售额8832万元,比上年增长26.0%。其中售予居民的15979万元,增长20.9%;售予社会集团的2853万元,增长64.3%。农业生产资料零售额5403万元,增长1.5%。 各种经济类型的商品零售额都有较大幅度增大。其中全民所有制增长20.7%,供销社增长29.8%,集体所有制增长11.8%,农民对非农业居民零售额增长26.3%。 各类消费品全面增销。衣着类增长7.2%,日用品类增长77.7%,文化娱乐用品类增长135.6%,房屋及建筑材料类增长59.3%。一些主要耐用消费品零售量与去年比较,自行车增长26.2%,录音机增长46.9%,电视机减少2.4%,其中彩电增长29.4%,电风扇增长64.0%,洗衣机增长9.2%,电冰箱增长73.1%。集市贸易兴旺,全年成交额达13091万元,增长26.4%。外贸系统外贸商品收购总额(实际价)达5290万元,比上年增长24.1%。 一九八八年,全民和城乡集体所有制单位主要物资消费量:煤炭33553吨,比上年增长14.3%;柴油3089吨,减少23.3%;钢材料20699吨,增长83.7%;原木2528立方米,增长28.0%;水泥16812吨,增长17.2%;生铁2699吨,增长41.4%。 六、财政和金融 一九八八,我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收入稳定增长,支出有所控制,做到了收支平衡,略有结余。全年预算内财政收入5231万元,比上年增收1487万元,增长39.7%;地方可用资金比上年增长40.7%。预算内支出3754万元,比上年增长36.5%。 金融部门认真贯彻“控制总量,调整结构,扶优限劣,提高效益”的方针,在资金供求矛盾十分突出的情况下,千方百计组织资金,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建设事业。一九八八年末全县银行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13915万元,比上年增长36.4%;各项贷款余额18872万元,增长8.5%;现金收入33384万元,增长24.0%;现金支出58541万元,增长34.7%;现金净投放25157万元,增长52.1%。 保险业务开辟了新的服务领域,保险事业迅速发展。一九八八年各项保险费收入116万元,比上年增长62.2%。全县有2.23万户家庭参加了财产保险,4.23万人参加了人身保险。全年共处理财产险赔案658起,赔款支出68万元,为受灾者及时恢复生产经营,安排生活,发挥了有力作用。 七、科技、教育和文化 科技工作有了新进展,领导力量得到加强,全县已取得技术职称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专业人员共有1131人,比上年增长659人,获得高级职称19人、中级165人。一九八八年全县经鉴定的科技成果有14项,其中4项获省科技进步奖,科技成果的投产和推广,产生了较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促进了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气象和其他科技服务部门在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改革迈出了新步子,学校普遍推行了校长负责制和教育聘任制,全县有坎门、里黄、栈台、新洋等4乡镇实行了九年制义务教育,教学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危房比例从上年的5.78%降至1.8%。一九八八年,县电大在校生364人,全科毕业生49人,单多科结业生2人。全县录取高等学校新生131人,中专、中技新生214人。全县中等学校招生758人;小学招生6108人,在校学生34818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8.4%。全县有专任教师:中学623人,小学1119人。参加各类成人教育的人数不断增加,获得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专单科合格证书达218科次。 群众文化活动十分活跃,取得可喜成绩,在地区第二届音乐舞蹈节和地区戏剧小品大奖赛中,我县获奖20项。一九八八年全县各类电影放映13980场,观众达857万人次;全县图书借阅7.8万册次、6.6万人次;广播入户率63%,可听率达98%;电视复盖面达98%,城关群众可收看三个频道的电视节目。 八、卫生和体育 卫生面积有新的改观,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一九八八年末,全县拥有卫生机构52个,有医院病床497张,比上年末增长10.4%,专业卫生技术人员812人,比上年增长5.0%,其中医生325人(含中、西医师174人),护师44人,各种传染病、地方病的防治及妇幼卫生保健工作有所加强,并取得新的成效。丝虫病经省地考核验收达到了卫生部基本消灭的标准。卫生监督、监测工作有所加强,初步形成了县、区、乡三级食品卫生和药品监督网。但农村缺医少药的现象仍然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