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玉环县198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17 台州市玉环县统计局

重点建设和科教文卫事业等方面的建设得到加强。在全民基本建设投资中,农村水利气象投资193万元,比上年增长28.7%;科学研究、文教卫生投资110万元,增长46.7%。

固定资产投资效益有所提高。全民和集体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92.9%;房屋建筑面积竣工率56.0%,提高20.9%。全民新增固定资产2600万元。

建筑业深入改革,经济责任制不断完善,全年完成全民、城镇集体基建单位和民房建筑面积41.6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8.2%。

四、交通、邮电

一九八七年,我县西青岭隧道开通,路况有较大改善;交通运输出现了多种经济成分一起上、相互竞争的良好局面、多种运输工具发挥各自的优势,较好地完成了运输生产任务,促进了工农业生产和城乡商品流通的发展。水陆运输工具(不包括客运站,下同)全年完成货物周转量22476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0.8%,完成旅客周转量10322万人公里;沿海主要港口吞吐量34.97万吨,比上年增长20.7%。

邮电基本建设有了较大发展,通信能力得到提高。一九八七年坎门支局1000门自动电话开通,实现全县邮电支局电话自动化。全年邮电计费业务总量(按当年口径)完成174.0万元,比上年增长13.8%。年末市内电话户数为722户,比上年增长7.8%;农村电话户数为953户,增长9.2%。

五、国内商业和物资供销

城乡市场持续繁荣,流通领域进一步扩大。主要商品畅销,吃穿用等八大类消费品零售额全面增长。全年社会商品购进总值为23340万元,比上年增长48.6%,其中商业比上年增长41.7%。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20273万元,比上年增长32.6%,其中:消费品零售额14949万元,增长25.8%;农业生产资料零售额5324万元,增长56.1%。社会购买力不断的提高,各类中高档消费品的销售量大幅度增长。自行车比上年增长50.2%,录音机增长1.2倍,电视机增长75.5%,其中彩色电视机增长14.1%,电扇增长51.0%,洗衣机增长68.4%,电冰箱增长1.1倍。全年人均实现购买力562元,比上年增长30.7%。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10359万元,比上年增长48.9%。外贸出口总额(实际价)6070万元。

一九八七年,全民和城乡集体所有制单位主要的物资消费量:煤炭29357吨,比上年增长30.3%;柴油4030吨,增长25.6%;钢材11265吨,增长40.4%;原木1975立方米,减少24.8%;锯材54立方米,减少64.7%;水泥14346吨,增长31.3%。

六、科学、教育、文化

科技队伍有所扩大,科技对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日益显著。一九八七年末,全县拥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专业人员472人,比上年增加34人。全年40项科技计划项目完成率为65%,其中列入地区级的13项,完成率92%,技术开发成果转化率82%;实施县级以上“星火计划”9项;获省科技进步四等奖2项;被评为省级新产品4项,地区级1项。办理专利申请11件,专利实施率达77%。气象部门和其他科技服务部门积极为改革和经济建设服务。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教育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一九八七年县电大工作站在校学生数332人,全科毕业生32人,单科结业生41人。全县录取高等学校新生109人,中专、中技新生137人。全县中等学校招生6153人,在校学生数15977人,比上年增加1294人;小学招生5881人,在校学生数36293人,比上年减少1262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7.4%。全县有专任教师:中学600名,小学1118名。幼儿教育发展较快,参加各类成人教育的人数不断增多,获得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专单科合格证书的达234科次。

文化生活日趋丰富。一九八七年全县各类电影放映14086场,观众达822万人次;剧团演出174场,观众达8万人次;广播入户率为48.8%,可听率达95%以上;电视人口覆盖率达84%。

七、卫生、体育

医疗条件有了改善,医疗水平有所提高。一九八七年末,全县有卫生机构51个,有医院病床450张,比上年增加43张。全县共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889人,比上年增加2人。

一九八七年,全县举办县一级运动会20次,参加运动员1014人次,举办乡镇一级运动会36次,参加运动员650人次。我县运动员多次参加省、地比赛获得较好的成绩。

八、人民生活

城乡人民收入继续增加。一九八七年全县职工工资总额3251万元,比上年增加805万元,增长33.0%;职工平均工资由上年1188元提高到1329元,增长11.9%。全民职工工资总额1662万元,职工平均工资1370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3%和5.6%;城镇集体职工工资总额1589万元,职工平均工资1288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9.2%和23.1%。据农渔业经济分配统计,农民人均净收入535元,渔民人均净收入1004元,分别比上年增加109元、增长25.6%和增加295元、增长41.6%。但由于市场物价上涨幅度过大,部分居民实际生活水平有所下降。

以推行劳动合同制为中心的劳动制度改革继续进展,劳动就业增加。一九八七年全县城镇安置待业人员600人,年末全县职工人数为2.57万人,比上年增加0.45万人。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1.27万人,比上年增加0.06万人,其中衽劳动合同制的职工人数达833人,增加231人;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职工人数为1.3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39万人。城镇个体劳动者为2846人,比上年末增加53人。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继续增长。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3347万元,比上年增加704万元,增长26.6%。城乡居民居住条件有较大改善。一九八七年,城乡居民建房面积41.11万平方米,增长60.6%。

社会福利事业发展迅速。到一九八七年末,城乡有社会福利院12个,收养104人;社会福利企业在上年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已安排“四残”人员413人;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基本已安排就业。

九、人口

一九八七年末,全县总户数10.24万户,总人口为36.3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56万人。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人口出生率继续下降。一九八七年,人口出生率由比上年的17.18‰下降到16.10‰;死亡率由5.54‰下降到5.10‰;自然增长率由11.64‰下降到11.00‰。

注:1、本文所列的工农业总产值按一九八O年不变价格计算;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和农村社会总产值按当年价格计算。

2、农业总产值指全社会,包括大豆。

3、粮食总产量指全社会,包括大豆。

4、本公报部份数字为初步统计数,对外使用时按年报统计数字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