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临海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17 台州市临海市统计局

房地产开发投资回落明显。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6.88亿元,比上年下降36.8%,其中住宅投资3.91亿元,下降40.1%。全年销售商品房23.17万平方米,下降0.9%,商品房销售额9.07亿元,增长16.2%。

五、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营运能力进一步提高。2006年,全市各种运输方式完成的货物周转量37.87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41.3%,旅客周转量11.05亿人公里,增长19.0%。全年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45万吨,增长26.1%。年末全市通车公路里程1614.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3.6公里,村道里程847.7公里。年末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27128辆,比上年净增5710辆,其中私人汽车21209辆,比上年净增4940辆。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2006年全市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4.98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达到32.09万户,比上年末增长4.1%;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61.82万户,比上年末增长13.9%。固定电话普及率由上年末的27.5部/百人提高到28.4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由上年末的48.5部/百人提高到54.8部/百人。年末全市国际互联网用户达58308户,增长9.7%,其中宽带用户47179户。

六、国内贸易和旅游业

消费品市场持续旺盛。2006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8.36亿元,比上年增长16.4%。其中市的零售额38.32亿元,增长17.3%,市以下实现零售额20.04亿元,增长14.8%。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50.46亿元,增长16.2%,其中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9.51亿元,增长18.1%;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7.90亿元,增长18.0%,其中星级企业零售额1.85亿元,增长12.4%。年末拥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82个,其中消费品市场69个,生产资料市场13个,成交额超亿元的商品交易市场2个。

市场物价保持平稳。2006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7%,涨幅比上年同期上升0.6个百分点,其中服务项目价格水平上涨4.4%,消费品价格水平上涨0.9%。从构成看,八大类价格项目呈现“六涨二跌”格局。其中居住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费类、交通和通讯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食品类和衣着类分别上涨5.2%、3.5%、3.1%、1.8%、1.3%和0.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烟酒及用品类分别下跌0.7%和0.3%。

旅游业蓬勃发展。荣获“浙江省十大旅游休闲城市”称号。临海市旅游集散中心成立,《影像临海》出版发行,“伟星杯”江南大峡谷摄影比赛成功举办,开展台州市多城同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338.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9.5%;接待海外旅游者8313人次,增长11.5%。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26.96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其中国内旅游收入26.61亿元,增长16.1%,旅游创汇435.2万美元,增长18.3%。

七、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较快增长。2006年全市完成外贸自营进出口总额8652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4.9%,其中自营出口79037万美元,增长26.7%。有出口实绩的企业236家,比上年末增加37家。全年生产企业实现出口39401万美元,增长23.1%;外商投资企业出口36477万美元,增长30.3%;外贸公司出口3159万美元,增长32.6%。出口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主要出口产品中,户外休闲用品、礼品出口43244万美元,增长28.8%;医药化工出口11962万美元,增长64.9 %;机电设备出口8089万美元,增长44.3%。高技术产品出口快速增长,完成出口10735万美元,增长49.6%。

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34家,增资项目13个,总投资31767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11679万美元,增长96.2%;实际利用外资6130万美元,增长59.2%;市外内资实际投入16.73亿元,增长30.0%。新批外商投资项目中,总投资5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21个,其中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0个;合同利用外资1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22个。全年新批境外投资项目9家,境外投资项目带动出口3036万美元。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2006年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21.28亿元,比上年增长20.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67亿元,增长23.6%。主体税种中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分别增长22.3%、23.1%和23.0%。全年地方财政预算支出13.29亿元,增长18.2%。

金融运行态势良好。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75.58亿元,比上年增长19.3%,比年初新增28.45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99.76亿元,增长19.7%。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16.93亿元,增长10.0%,比年初新增10.61亿元,贷款主要投向工业流动资金和个人消费贷款。年末金融机构存贷比为66.6%,比上年下降5.7个百分点。

保险事业不断发展。2006年全市保险机构保费总收入36112万元,比上年增长11.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3199万元,增长23.6%,人身险保费收入22913万元,增长5.7%。全年保险机构共支付各类赔款11772万元,比上年下降14.3%。其中财产险赔款7752万元,下降26.4%,人身险赔款4020万元,增长25.6%。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发展加快,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加强。全市列入国家创新基金4项,国家星火计划4项,国家火炬计划2项,省级科技项目29项。新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7家,新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1家,省级专利示范企业1家。年末全市拥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2家,台州市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全市专利申请受理量726项,专利申请授权数387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

科技队伍不断壮大。年末全市地方国有企事业单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257人,其中高中级职称人员4938人。全市年末拥有农民技术职称人员10254人。

科技投入进一步加大。2006年,全市科技投入4.89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例为2.53%,其中R&D经费投入1.85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例为0.96%。全市财政对科技投入3909万元,比上年增长21.7%,其中科技三项经费支出2288万元,增长18.3%。

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市有普通中学56所,在校生5.73万人;职业高中9所,在校生1.46万人;普通小学171所,在校生7.85万人。全市普通高校上线人数为7156人,普通高校录取5949人。义务教育普及得到巩固。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均为100%,初中入学率为99.50%,巩固率为99.94%,初升高比例达到96.74%。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全市共有幼儿园352个,在园幼儿数3.67万人,特殊教育在校学生238人。师资队伍不断加强,教师学历合格率进一步提高,全市共有中小学(幼儿园)专任教师9137人,普通小学、普通初中、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9.7%、98.3%、96.4和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