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黄岩区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17 台州市黄岩区统计局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交通邮电业发展较快。全年完成交通邮电业增加值6.72亿元,比上年增长19.8%。2002年末全区拥有民用汽车1.48万辆,比上年增长59.0%,其中载客汽车0.52万辆,增长94.0%。全年完成货物周转量16.96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6%。其中公路运输7.75亿吨公里,增长14.2%;水上运输9.21亿吨公里,减少7.1%。全年旅客周转量为9.86亿人公里,增长0.9%。2002年末全区城乡固定电话用户(包括小灵通、全灵通)达15.60万户,比上年末净增2.7万户,增长20.3%。其中市话9.57万户,增长31.8%,农话6.03万户,增长6.9%;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8.38万户,净增3.65万户,增长24.8%。年末全区国际互联网用户达2.93万户,比上年增长55.1%,其中注册用户0.75万户。

【金融和保险业】金融运行形势良好,对经济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大。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3.9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1.4%。其中企业存款余额26.83亿元,增长53.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1.84亿元,增长20.6%。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63.72亿元,增长39.8%,其中工业贷款11.40亿元,增长45%,农业贷款6.49亿元,增长48.2%。全区存贷比由上年57.9%提高到61.3%。

保险事业继续快速发展,独立核算保险公司全年保费收入17033万元,比上年增长32.6%。其中财产保费收入5002万元,增长19.5%;人身险保费收入12030万元,增长38.9%。全年支付各类赔款3673万元,比上年增长16.1%,其中财产险3219万元,人身险454万元。

【科学技术和教育】科技事业蓬勃发展,科技市场活跃。2002年全区列入省级及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30项,其中国家级12项,省级项目18项。国家级项目中,国家火炬计划和863计划项目各1项,国家星火计划项目6项,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3项,国家创新基金项目1项。全年获得国家、省、市项目资助资金538.8万元,其中国家级205万元,省级161.3万元,市级172.5万元;全区共有15项科技成果获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其中省级3项。有30只新产品通过了省级以上鉴定;全年经认定登记技术合同125项,成交额达1100万元,均比上年翻了一番,专利申请公告(公开)数379件,比上年增长57.9%,授权数366件,实施率达40%,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和全省5个百分点。

科技队伍稳定,投入增加。年末全区国有企事业单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3250人,比上年减少2.7%。科技投入进一步加大,全区科技经费支出4998万元,比上年增长12.0%,全年财政对科技投入达1446万元,比上年增长9.8%,其中科技三项经费支出744万元,增长6%。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义务教育成果进一步得到巩固和提高。2002年全区初中入学率达98.98%,比上年提高了0.54个百分点,巩固率99.58%;小学入学率和巩固率均为100%。15周岁人口中初等教育完成率达99.67%。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的比例达86.5%,比上年提高5.8个百分点;学前教育得到重视,幼儿园在园幼儿1.55万人,幼儿入园率达90.8%。社会力量办学继续壮大,全区共有社会力量举办的学历教育机构7所,在校学生2139人。师资队伍建设得到不断加强,教师学历合格率进一步提高。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其中具有大专学历从2001年的20.6%提高到32.6%;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达97.8%,其中具有本科学历从2001年的20.9%提高到29.5%;普高、职高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82.3%、63.3%,分别比上年提高1.4个和1.0个百分点。2002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浙江省教育强区。

【文化和体育】文化事业健康发展,文化艺术创作硕果累累。选送的歌舞《黄昏的橘林》在杭州举行的校园剧比赛获一等奖;舞蹈《龙飞凤舞》获全省广场民间舞蹈新节目展演赛获创作、表演奖第一名;器乐小合奏《闹五更》在全省小型民族器乐录音评选中获二等奖;基层文化建设理论成果优秀,我区有五篇论文获2002年全国群文理论研讨一、二、三等奖。基层文化工作出现新气象,举办了首届社区文化艺术节。共有27个社区居委会300多人参加演出、展览,其中演出各种文艺节目166个,展出美术、书法、摄影作品66件,吸引观众3万多人。2002年末全区共有文化站19个,电影放映单位40个。广播电视台广播节目平均每日播音时间达16小时,比上年平均增加2.7小时,广播人口覆盖率达95%,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电视节目平均每周播出时间为112小时,全区有线电视用户13万户,比上年增加2万户;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5%,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全年新华书店发行图书344万册。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竞技体育再创佳绩。2002年体育健儿在全国比赛中获金牌4枚,铜牌1枚;在省级比赛中获金牌11枚、银牌15枚、铜牌10枚;在市比赛中获金牌41枚、银牌24枚、铜牌2枚。并成功举办了黄岩区第三届农民艺术节暨第八届黄岩柑橘节大型广场文体表演、踩街活动。

【卫生和环境保护】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城乡居民医疗卫生条件进—步改善。年末全区有卫生机构27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4家;病床实际床位944张;卫生技术人员1789人,比上年增长3.0%。其中执业医生和执业助理医生777人,注册护士(师)537人。妇幼保健工作不断巩固提高,全区孕产妇死亡率为万分之5.39人,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86.1%;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7.91‰,比上年下降6.1个千分点,儿童基础免疫接种率为98.1%,系统管理率达81.1%。全区有7029人次参加无偿献血,无偿献血率达102.5%。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初步形成,全区共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9个,第一批社区卫生服务站51个。农村卫生网络进—步加强,年末全区有农村卫生院19个,卫生室160个,有乡村医生163人。农村卫生状况继续改善,全区农村改水人口1.45万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79.69%,卫生厕所覆盖率达56.59%,分别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和0.6个百分点。

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加大,环境质量明显改善。2002年全区完成环境保护治理项目65个,比上年增加7个;完成治理项目总投资1200万元,增长11.1%。城区烟尘控区面积达18.27平方公里,噪声达标区面积达14.05平方公里。城区河道环境整治得到加强,全年共发放80份排污许可证,完成了永宁江、江北渠道等26条河道的疏浚,共计河段82.82公里。完成了南官河、东官河、西江等6条河道的整治,共计河段16.07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达242公顷,比上年增长21.0%。

【人口、就业、社会保障和人民生活】人口保持缓慢增长。年末全区总人口57.0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08万人。其中男性人口29.10万人;女性为27.98万人。全年共出生0.59万人,死亡0.37万人,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0.4‰、6.49‰;人口自然增长率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