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椒江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2-17 台州市椒江区统计局

2005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全局,克服宏观经济环境趋紧、生产要素制约和强台风侵袭等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初步核算,全年按经济普查口径计算的全区生产总值为173.9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普查数据)增长12.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22亿元,增长1.2%;第二产业增加值95.04亿元,增长12.4%;第三产业增加值72.70亿元,增长14.3%。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8:54.8:41.4调整为3.6:54.6:41.8。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6184元,比上年增长11.3%。

价格总水平保持稳定。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与上年持平。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1%,消费品价格下降0.7%。

再就业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6856个,再就业培训4170人,有3023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

二、农业

农业生产受强台风等自然灾害影响,主要农作物产量全面减产。2005年,粮食播种面积9182公顷,比上年增长3.1%,产量4.70万吨,下降5.4%。蔬菜播种面积4719公顷,下降1.9%,产量9.46万吨,下降1.3%;果用瓜播种面积2164公顷,增长29.7%,产量8.34万吨,下降11.2%。水果种植面积1956公顷,下降1.4%,产量2.72万吨,下降6.2%。

畜牧业、渔业生产基本稳定。年末生猪存栏5.52万头,比上年末增长4.2%;出栏6.65万头,增长1.2%。年末家禽存栏51.11万羽,比上年末增长7.1%;出栏93.02万羽,增长4.1%。全年肉类总产量8113万吨,禽蛋产量3688万吨,牛奶产量2429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6.3%、5.4%和6.0%。

全年水产品总产量17.45万吨,比上年下降1.3%。其中海洋捕捞产量17.10万吨,比上年下降1.2%;海水养殖产量3122吨,下降7.6%,淡水养殖产量322吨,下降18.9%。

农业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农业龙头企业44家,农业专业合作社46家。农产品质量显著提高,农产品质量标准化覆盖率达到55.0%,建成省级无公害农业示范基地19个,7个农产品获省农博会金奖。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全年疏浚河道48.9公里,砌石4.3公里,建成标准农田2.16万亩,造田造地1818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84.17亿元,比上年增长16.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6.77亿元,增长25.9%。工业产品销售率96.9%,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医药制造业增加值12.36亿元,比上年增长7.9%,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2.02亿元,比上年下降20.9%,专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11.33亿元,比上年增长18.7%,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加值6.71亿元,比上年增长27.4%。

全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考核综合得分为217.6分,比上年下降6.2分。实现利税18.96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其中实现利润10.47亿元,增长1.6%。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2.21亿元,比上年下降10.3%。全区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10.0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7%;竣工面积251.2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6.5%。

方远集团承建的台州市中心医院二期工程荣获中国建筑工程最高奖——“鲁班奖”。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95亿元,达到96.31亿元,比上年增长1.6%,增幅比上年回落40.9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性投资35.04亿元,比上年增长2.6%。全部限额以上投资86.99亿元,比上年增长6.2%。其中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9.9%,第三产业投资保持上年水平,增长0.5%。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44.50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商品房施工面积469.5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9.3%;竣工面积140.6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72.0%;销售额23.46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其中销售给个人增长19.5%,所占比重达到97.2%。

重点工程建设加快。台州市广电中心、台州国际饭店、东方太阳城旅游设施项目完工投用;台州市立医院、新台州大厦完成主体工程结顶;滨海工业区块基础设施、台州中心大道工程进展顺利。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84亿元,比上年增长18.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9.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45.93亿元,增长17.4%;餐饮业零售额11.90亿元,增长25.0%;其他行业零售额1.01亿元,下降2.8%。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零售额增长53.2%,集体经济零售额下降24.9%,股份制经济零售额增长24.0%,私营经济零售额增长15.9%,个体经济零售额增长10.7%。

全年共有商品交易市场49个,比上年减少1个,年成交额43.24亿元,比上年增长14.4%。其中年成交额超亿元市场6个,超10亿元市场1个。

六、对外贸易

全年进出口总额达到9.7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3.8%。其中出口6.68美元,增长27.1%;进口增长51.5%。

全年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6家,协议利用外资52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950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1倍和96.2%。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实现增加值7.05亿元,比上年增长14.2%。

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172.0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2.7%。其中公路运输7.46亿吨公里,增长1.4%;水路运输164.54亿吨公里,增长13.3%。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周转量7.58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8%。其中公路运输7.55亿人公里,增长1.8%。全年海门港货物吞吐量达到1785万吨,比上年增长11.6%。其中集装箱吞吐量49万吨,增长8.9%。

年末全区民用汽车拥有量为2.93万辆,比上年末增长36.1%。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2.03万辆,增长30.6%。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0.29亿元,比上年增长2.8%。其中邮政业务总量0.56亿元,下降8.7%;电信业务总量9.73亿元,增长3.6%。新增固定电话用户0.7万户,新增移动电话用户2.35万户。年末全区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63.5万户,比上年末增加3.05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131.3部/百人。

全年共接待旅游总人数173.0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2.3%。其中国内旅客171.98万人次,增长22.2%;海外旅客11032人次,增长41.8%。全年旅游总收入13.75亿元,比上年增长22.0%。

红色旅游、工业旅游开发成效明显。解放一江山岛红色之旅被列入活力甬台温旅游精品线路,飞跃工业园区旅游人数不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