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广平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打造邯郸东部开放强县、工业强县、财政强县目标,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县域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年初确定的各项预期目标全面实现。全县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社会事业稳步推进,人民生活日益改善。 一、综 合 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县生产总值完成369393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0 %,超年目标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57130万元,增长6.0 %;第二产业增加值198564万元,增长19.4 %,其中工业增加值完成170079万元,增长 19.3%;第三产业增加值 113699万元,增长 19.2%。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上年的 16.0:51.7:32.3调整为今年的 15.5:53.8 :30.7。按年平均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 14330元,比上年增加 2869元,增长 16.0%。 二、农 业 农林牧渔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 110369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0%。 粮油生产基本稳定,经济作物增长较快。全年粮食播种面积为 399575亩,同比下降9.9%,粮食总产量 148793吨,同比下降7.1%;棉花播种面积102405亩,增长38.9%,总产量(皮棉)8144吨,增长38.1%;油料播种面积23800亩,下降0.9%,总产量 4620吨,增长11.3 %;蔬菜播种面积 25049 亩,总产量113528吨,增长1.3%。 畜牧生产取得新进展。全年猪出栏1707百头,牛出栏51百头,羊出栏1076百只,家禽14279百只。全年肉类总产量 17761 吨,增长21.7 %;禽蛋产量 17416吨,增长 13.1%。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289191千瓦,比上年增长5.8%,农用拖拉机 2654台,农用排灌动力机械 12573 台,植保机械557台,机动脱粒机686台,联合收获机411台。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 16850 吨,增长 1.7%,农村用电量 6084万千瓦小时,增长 7.43 %,农药使用量690吨增长14.0%。有效灌溉面积345750亩,与上年持平。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170079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9.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 44652 万元,同比增长33.8%。企业产销衔接稳定,工业产品销售率为 99.8%,同比增长 1个百分点。 规模工业企业效益明显改善。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家,比上年增加5家,完成工业总产值243017万元。实现销售收入 242522万元,增长50.3%,实现利税15300万元,增长 82.7%,利润总额13930万元,同比增长90.7%。全年生产服装76万件,农用运输车7386辆,家具26万件,PVC异型材2.6万吨。 建筑业发展迅速。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28485万元,比上年增长 20.0%。建筑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 115000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 115000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受重点项目投资带动,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290537万元,比上年增长40.2%。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256002万元,增长44.5 %,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34535万元,增长 15.0%。总投资2.6亿元的颐通大口径双壁波纹管项目顺利竣工投产;力尔三期、同和鸡蛋粉等项目正式开工。 五、国内贸易 商贸繁荣活跃。2007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 97128万元,同比增长 15.9%。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完成83530万元,同比增长 15.3%;住宿和餐饮业完成6958万元,同比增长7.8%。 六、对外开放 坚持“开放先导”战略,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合同利用外资20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807万美元,同比增长15.2%。出口创汇完成1800万美元,继续在全市保持先进位次。 七、交通、运输和邮电 交通运输迅速增长。全县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25053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4.0%,完成客运周转量25512万人/公里,增长17.0%。 邮电业务持续增长。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500万元,比上年增长 16.2%。固定电话用户达到 23412户,移动电话用户62130户,增长30.1 %,全年收寄函件7.49万件。增长8.1%,特快专递 2.69万件,增长24.5%。 八、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再上新台阶。全部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实现10075万元,比上年增长23.3%,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837万元,增长30.4%。全年财政总支出28077万元,增长19.9%。 金融平稳运行。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 139904万元,比年初增加16272万元,比上年增长 9.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115831万元,增长 10.8%,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02112万元,比年初下降9776万元,同比下降8.7%。 九、教育、科技和卫生 教育事业协调发展,顺利通过省“三项验收”。全县公办普通高中1所,招生1470人,在校学生3720人,比上年下降15.5%;职业中学1所,招生1513人,增长15.8%,在校生3469人,增长43.6% ;普通初级中学13所,招生4842人,下降10.5%,在校生16738人,下降9.4%;普通小学 62所,在校生 14945人,下降5.3 %。全县民办初级中学2所,招生239人,在校生1632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9.9%,上升0.1个百分点;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为100% 。全县高中、职中、初中、小学专任教师分别为279人、82 人、1047人、1217人。 全县申报市级科技项目8个,争取市级科技项目4个,专利申请20项,推广新技术、新成果16项。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稳步推进,全县农民参合率 78.9%,全年补偿参合农民70657人次,补偿资金662万元。 十、人口与人民生活 人口增长稳定。2007年末公安部门统计的户籍人口为258944人,比上年末增加2349人,其中:非农人口18409人,占 7.1%。当年全县出生3319人,人口出生率12.9 ‰,当年死亡1307人,死亡率5.1 ‰,人口自然增长率7.8‰。 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全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872元,人均比上年增加446元,增长13.0 %。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496元,增长6.4%。农民支出结构进一步改善,2007年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6 %,比上年下降3.4个百分点。百户农村居民拥有彩电98台,冰箱29台,电动自行车33辆,移动电话74部,农民人均住房面积27.5平方米。与去年相比均有大幅增长。全县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3875元,比上年增长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