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鸡泽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6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各项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得到抑制,农业、工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等方面得到加强,各项政策稳步推进,对外开放工作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较好地实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 一、综合 全县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增长,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77978万元,比上年增长15.2%,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829元,比上年增长1188元。 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全县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7266万元,比上年增长9.2%;第二产业增加值140014万元,增长16.8%;第三产业增加值80698万元,增长17.3%。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22.4:49.8:27.8调整为20.6:50.4:29.0,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优质、高效作物增加,产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传统工业改造力度加大,科技含量得到增强;服务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发展步伐加快。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结构矛盾比较突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较慢,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步伐缓慢。 二、农业 2006年,全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惠农政策,实行粮食播种面积直补和全部免除农业税费,把“三农”问题作为工作中的重点,使全县农业保持了快速稳定的发展势头。据统计,全县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133094万元,比上年增长9.3%,实现增加值57266万元,比上年增长9.2%。农村经济的主要特点,一是结构调整和产业化进程加快。2006年,我县进一步强化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进程,使种植业内部农作物播种面积得到调整,高效作物种植面积继续扩大;产业化进程加快,经营率提高。据统计,全县粮食播种面积365490亩,比上年减少0.5%,总产量达134646吨,比上年增长1.1%;棉花播种面积118000亩,比上年增长15.2%,总产量达8927吨,比上年增长26.3%;蔬菜播种面积179340亩,比上年增长5%,总产量达510921吨,比上年增长15.6%。二是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2006年,全县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70740亩,年末拥有机电井3316眼,比上年增长1.8%;全年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303427千瓦;化肥使用折纯量达15451吨。三是畜牧养殖业稳中有增。全年猪、羊存栏分别为885百头和1298百只,肉类总产量19749吨,禽蛋产量37265吨。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06年,我县工业企业进一步转变观念,深化改革,使全县工业生产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经济效益和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县工业生产运行的主要特点,一是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36493万元,比上年增加99947万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37587万元,比上年增加49511万元,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98906万元,比上年增加50436万元。二是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全县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115210万元,比上年增长18.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0594万元,比上年增长24%,全部工业增加值率达27.7%,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12491万元,比上年增长52.0%,实现利润9227万元,比上年增长61.6%,产品销售率达到96.8%。 建筑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在固定资产投资的带动下,全县建筑业总产出达到127773万元,比上年增长25.3%,实现增加值达24804万元,比去年增长9.8%。建筑业队伍日益壮大,招标承揽制度日益完善,建筑水平日益提高,为全县建筑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快速、稳定的增长。2006年,全县继续贯彻落实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积极谋划建筑项目,努力扩大投资规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7070万元,比上年增长30.4%。其中:城镇建设项目投资达138924万元,比上年增长36.5%;农村投资48146万元,比上年增长15.5%。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繁荣。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77387万元,比上年增长14.4%。其中,县的零售额42420万元,增长19.7%;县以下的零售额34901万元,增长8.3%。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60130万元,增长13.6%,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7119万元,增长17.3%。消费层次不断提高,建筑装饰材料、家用电器、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音像器材等提升生活质量的商品销售快速增长。 六、财政、金融 2006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全县财政收入形势看好。据财政部门提供资料,全年全部财政收入完成5006万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996万元,财政支出完成20216万元。 金融存贷款继续增长。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8495万元,比年初增加10365万元。其中,企业存款3066万元,比年初减少2138万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00832万元,比年初增加6901万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96613万元,比年初增加3310万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为79668万元,比年初增加2504万元;中长期贷款余额为7004万元,比年初增加984万元。 七、教育、文化、卫生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年末全县普通初中8所,在校学生19387人,普通高中1所,在校学生3164人。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进一步发展。职业高中1所,在校学生3097人;幼儿园45所,学龄儿童4721人;小学89所,在校学生数20126人。 文化事业稳步发展。2006年,文化广场内设的图书室、阅览室、展览室及室外娱乐设备全部对外开放。电视台、有线电视台节目丰富多彩,国营书店、私人书店图书齐全。文化娱乐场所有所增加,广播电视覆盖率达100%。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21个,卫生技术人员522人,床位350张,预防保健和人民卫生工作得到加强。 八、人口和人民生活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继续加强,低生育水平得到巩固。据统计,2006年年末全县总人口为260138人。其中,男性人口为130029人,女性人口为130109人。农业人口为246646人,非农人口为13492人。全年出生人口为3747人,出生率为14.4‰;净增人口为2786人,自然增长率为10.7‰。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05元,比上年增长9.4%。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973元,比上年增长12.9%。农民人均纯收入3594元,增长13.4%。 社会保障工作继续加强。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和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基本实现了按时足额发放。医疗卫生制度不断完善,人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为我县实现小康奠定了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