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肥乡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5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及省、市一系列决策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重点工作,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完成了“十五”计划目标,为“十一五”时期更快更好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大关。2005年,肥乡县生产总值完成263020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8%,较去年提高5.8个百分点。“十五”期间年均递增11.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84938万元,比上年增长7.5%;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85660万元,比上年增长22.9%;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92422万元,比上年增长17.5%。全县人均生产总值达到8505元(折合1050美元),比上年增长17.3%。 三次产业支撑作用增强,2005年,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2.0%、39.9%、38.1%。三次产业结构由“九五”末的38.8:29.5:31.7调整为32.3:32.6:35.1。 二、农业 随着国家各项惠农政策逐步落实,以及市场导向作用等因素的共同推动,农业实现丰产丰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2005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3300万元,比上年增长6.5%。 一是农业生产形势明显好转。2005年全县农业产值完成124494万元,比上年增长5.3%。全年粮食总产量达29.04万吨,比上年增长0.7%。棉花总产量达1.33万吨,比上年下降3.4%。蔬菜总产达60.04万吨,比上年增长16.0%。其中食用菌总产达7.49万吨,比上年增长1.8%;圆葱种植面积达8.1万亩,总产达31万吨。油料总产量达0.29万吨,比上年增长8.8%。 二是畜牧业生产稳定增长。2005年全县畜牧业产值完成71475万元,同比增长6.3%。肉类总产3.81万吨,比上年增长6.9%,猪肉产量2.54万吨,比上年增长7.2%。禽蛋产量3.41万吨,比上年增长7.0%。大牲畜年末存栏4.64万头,比上年增长5.1%,出栏3.73万头,比上年增长5.5%。猪存栏25.18万头,比上年增长2.5%,出栏35.03万头,比上年增长7.2%。羊存栏32.75万只,比上年增长2.3%,出栏25.36万只,比上年增长6.3%。 三是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达468399千瓦,比上年增长2.7%,年末实有机电井6941眼,比上年增长0.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完成16935万元,比上年增长17.4%。 三、工业和建筑业 随着部分新建项目的投产,全县工业快速增长。2005年,全县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家,全县完成工业增加值64098万元,比上年增长19.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1346万元,同比增长33.6%。工业产销衔接良好,产销率为97.6%,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工业效益表现良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4228万元,比上年增长45.4%,其中利润完成3199万元,比上年增长42.0%。 全县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1562万元,比上年增长38.2%。资质在四级以上的独立核算建筑企业完成产值11705万元,比上年增长132.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7253万元,同比增长38.8%,“十五”期间年均递增18.1%。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8840万元,比上年增长50.2%;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413万元,比上年增长17.2%。投资结构继续改善,在城镇投资中,建设项目投资完成为53540万元,比上年增长63.5%,房地产投资6800万元,比上年增长3.6%。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繁荣稳定。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73420万元,比上年增长13.0%。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完成69535万元,比上年增长13.0%,餐饮业零售额完成3885万元,比上年增长13.0%。 六、对外经济 对外开放取得新进展。全年实际利用外资41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8.4%。外贸出口创汇总值80.7万美元,比上年下降82.4%。舒琦羊绒、恒发传动件等民营企业已成为我县对外贸易的主力军。 七、财政和金融 全县财政收入增收1000万元的目标圆满实现,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2005年,全县财政收入完成6003.7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63.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581.7万元,比上年增长55.1%。地方财政支出17921万元,比上年增长30.6%,保证了公教人员工资的正常发放和国家机关的正常运转。 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118270万元,比年初增加12195万元,增长11.5%,各项贷款余额达134209万元,比年初增加6397万元,增长5.0%。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104973万元,比年初增长7.8%。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卫生 科技事业稳步推进。2005年,全县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112项,其中研发省高新技术产品2项,高新技术产业完成产值22207万元,科技三项费投入223万元,占财政支出比重为1.24%,较上年提高了0.09个百分点。 教育工作成效显著,普九复查顺利通过省验收,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和新一中建设进展顺利。2005年全县拥有普通中学16所,在校学生23600人,专职教师990人。小学95所,在校学生25649人,专职教师1349人。职业中学1所,在校学生1650人,专职教师51人。 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县共有卫生机构17个,床位444张,人员495人。 九、人口与人民生活 全县年末总人口306870人。全年出生人口3822人,出生率为12.06‰,死亡人口1975人,死亡率为6.23‰,自然增长率为5.83‰。 城乡居民生活继续得到改善。农民人均纯收入3176元,比上年增长10.3%。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5.36%,比上年下降1.6个百分点。全部在岗职工年平均货币工资10769元,比上年增长9.9%。交通、邮电、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较好成就。 注: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年快报数据。 2、本公报中增加值、产值为现价,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