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武安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建筑业:建筑业生产持续增长。在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住宅建设的带动下,全市建筑业总产值达到16.5元,同比增长27.0%。实现增加值3.5亿元,增长26.7%,建筑业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 邮电通信业:邮电通信业迅猛发展。新兴通信业务如数据通信、互联网、电话信息服务、手机短信等迅速扩展。2004年全市实现邮电业务总收入1.42亿元,同比增长23%。截止年末,电话机总数25.11万部,增长14.2%,其中移动电话11.63万部,增长17.5%。每百人拥有电话机34.96部,增长13.9%。 交通运输业:在工业的拉动下,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全年公路货运量2605万吨,货物周转量55722万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22%和21.6%;公路客运量1023万人,客运周转量28356万人公里,分别增长19%和20.1%。 批零贸易、餐饮业:多元化业态促进商饮业繁荣。全年商饮业实现增加值9.71亿元,同比增长20.6%。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1.3亿元,增长20%,按行业划分,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3.7亿元,增长23.6%;餐饮业零售额5.6亿元,增长44.7%;制造业1.4亿元,增长3.8%;其它0.6亿元,增长9.6%。按地区分,城市零售额18.6亿元,增长19.8%;农村12.7亿元,增长21.2%。按经济类型分,国有企业零售额5.6亿元,增长29.6%;集体企业3.6亿元,增长12.9%;个体和其它类22.1亿元,增长19.7%。 金融保险业:金融保险业稳步发展。年末金融部门各项存款余额138.2亿元,比年初增长26.3%,各项贷款余额87.4亿元,比年初增长7.2%,其中短期贷款余额68.9亿元,增长11.4%,中长期贷款5.5亿元,增长0.2%。全年现金收入220.7亿元,增长59.6%,现金支出252.9亿元,增长42.2%,收支相抵贷币净投放32.2亿元。 保险市场快速发展。全年保费收入1.4亿元,同比增长14.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0.18亿元,增长20.4%;人身险保费收入1.25亿元,增长13.7%。现赔和各项保费支出1648万元,增长11.7%。 房地产业: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0.98亿元,同比增长33%。商品房施工面积达15.26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3.3万平方米,销售10.6万平方米,分别增长34%、31%和28%。 四、对外开放 外贸出口:对外贸易取得突破性进展。据海关统计,全市直接出口2296.7万美元,同比增长6.3倍。全年外贸收购总额1.9亿元,增长41%。 利用外资: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105万美元,同比增长57.6%;引进国内资金12.8亿元,增长37.1%,其中引进省外资金11.6亿元,增长52.3%。 旅游:旅游业又有新进展。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02万人次,其中海外游客1980人次,综合收入9.2亿元,旅游创汇0.95亿元,其中旅游商品创汇0.25亿元。年末共有饭店4家,旅行社4家,举办了首届磁山文化节,京娘湖被评为国家AAA级景区。 五、社会事业 科学技术:科技工作发展步伐加快。2004年,高新技术园区技工贸总收入达8.3亿元。全市研究开发省级以上新产品3项,推广省市以上科技成果和示范项目8项,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0%。 教育:教育工作成绩斐然。投资5000多万元,启动了市一中新校区建设工程;新建了市第六中学,完成了农村10所学校的校舍改造,高考上线考生3167人,同比增长56.5%。2004年,全市普通中学64所,职业中学3所,小学416所,普通中学在校学生71197人,同比增长4.2%,职业中学在校学生5517人,减少4.3%,小学在校学生75587人,减少7.6%,学龄儿童入学率97.2%。 文化:文化事业健康发展。2004年,我市成功地举办了首届磁山文化节,扩大了武安的影响力。全年,我市发表(展览)文学和艺术作品80篇(件),其中获省级以上奖励的作品9篇(件)。戏剧小品《送闺女》获第十二届“群星奖”金奖。市图书馆藏书13.2万册。“村村通”工程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广播和电视人口覆盖率稳定在100%。 卫生: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医疗卫生力量不断增强。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医疗机构26个,农村医疗点487个,病床总数1520张,各类医务人员134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015人。 体育:体育战线凯歌高奏。全年,我市运动员在上级举办的运动会上获得奖牌14枚,其中金牌3枚,银牌3枚,铜牌8枚。 六、人口、就业、人民生活 人口:人口总量缓慢增长。全市年末总户数214857户,总人口718265人,比上年增加2088人,在总人口中农业人口623382人,非农业人口94883人;男性364846人,女性353419人。 就业和社会保障: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扶贫济困力度加大。2004年全市新增就业岗位6550个,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城镇养老、失业保险进一步扩展,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8万人和1.7万人。城乡低保范围进一步扩展,城镇低保户2831户,农村1824户。 居民收入:200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25元,同比增长12.3%,人均消费性支出4551.88元,减少4.3%。农民人均纯收入4091元,增长13%,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941元,增长11.2%。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10.2亿元,比年初增长24.3%。 注:1、公报中产值、增加值绝对数为现价,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人口资料取自公安局户籍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