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利津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10 东营市利津县统计局

发电量   亿千瓦时  0.68       18.3

液体乳      万吨       0.29       20.25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2004年,在城市建设、工业投资的带动下,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再创新高。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8330万元,比上年增长40.0%。全县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0877万元,增长42.6%。其中,城区50万元以上投资共完成204227万元,增长53%;农村50万元以上投资共完成86650万元,增长22.9%。从投资种类看,基本建设投资完成282997万元,增长158%;更新改造投资共完成5000万元;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880万元。从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0610万元,增长64.2%;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28287万元,增长88.0%,其中工业投资212796万元,增长81.2%。

全县资质以上建筑业完成总产值22636万元,下降36.8%;竣工产值17779万元,下降49.3%。按施工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94672元/人,比上年提高31789元。

五、国内外贸易

消费品市场持续繁荣稳定。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9436万元,比上年增长15.1%。其中县的零售额28720万元,增长16.7%;县以下的零售额70716万元,增长14.4%。

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加快发展,全年实现零售额65862万元,比上年增长18.5%。其中限额以上贸易企业实现零售额9537万元,增长12.6%;限额以下贸易企业实现零售额56325万元,增长19.5%。餐饮业发展增速平稳,全年实现零售额27333万元,增长15.4%。

分经济成分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营状况逐步好转。全年实现零售额6877万元,比去年增长35.9%;集体经济实现零售额2402万元,增长35.5%;个体、私营经济稳定发展,分别实现零售额59538万元和23322万元,增长13.4%和13.0%;其他经济实现零售额7297万元,增长13.1%。

对外出口规模扩大。2004年全县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7086万美元,同比增长41.0%,其中出口5443万美元,增长29.2%。实际利用外资2818万美元,增长80.1%。

六、交通、邮电

交通运输快速发展。2004年,全县以乡村公路建设为重点,共计投资7134万元,新改建农村公路71条,150公里。全年实现客运量97万人,同比增长71.6%,旅客周转量9967万人公里,增长145.7%。完成货运量728万吨,增长6.4%,货物周转量80058万吨公里,增长8.3%。

邮电通信业保持较快发展势头。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879万元,比上年增长21.1%。全县固定电话用户58891户,比去年减少157部,移动电话用户数达到99300户,比去年增加42300户。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支较快增长。2004年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16415万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8.3%;地方财政收入10046万元,按可比口径增长24.9%。财政支出26289万元,增长28.9%。

金融运行总体平稳。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00124万元,比年初增加18794万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35030万元,比年初增加13599万元。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11665万元,比年初增加29683万元。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136605万元,现金支出1118035万元,现金净回笼18570万元。

保险业务快速发展。全年保费收入5583万元,比上年增长36.7%,累计赔付1300万元,增长95.8%。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学技术持续发展。全年新发展东营力帮等三家公司为东营市民营科技企业,培植东营顺利化工有限公司,成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取得科技成果10项,申请专利48件。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县拥有普通中学21处,在校学生22246人,其中,高中在校学生6683人,比去年增加1174人;初中在校学生15563人,比去年减少1347人。拥有小学校数48所,在校学生20513人,比去年减少234人。拥有职业高中一处,在校学生达到1741人,比去年增加475人。幼儿园187所,在园幼儿7198人。

九、卫生、文化和体育

卫生事业协调发展。年末有卫生机构12处,其中医院、卫生院10处;各类卫生机构病床床位821张,其中医院、卫生院798张;卫生技术人员854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405人。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全年共协办、承办群众性文化活动28场次,展览1次,其中大型文化活动12次。组织5次较大规模的文化下乡活动。图书馆新购图书3000册,全年共接待阅览者7000人次,外借书刊11000册次。电影公司全年共放映136场。全年共检查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170家次,处罚违规经营场所13家,取缔无证照经营网吧5家。

广播电视业稳定发展。2004年,县电台播发新闻1450条;电视台编播《利津新闻》1656条,播出《一周要闻》49期,新闻专题节目25个;科技电视台播出98期。新开办利津电视经济生活频道。有线电视进村入户率进一步提高,全年新开通有线电视32个村,发展农村用户6200户。

体育事业成绩显著。2004年,在东营市第七届运动会上,获团体总分第二名,金牌总数第二名。在省市举办的其他体育比赛中,也取得较好成绩。另外,1名运动员被输送到省自行车队,6人考入山东体育学院,4人考入东营体校。

十、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不断拓展,基础设施更加完善。2004年,全县投资6500万元,重点实施津二路改造、三里河沟绿化等八大工程,全年新建道路13.6公里,24.5万平方米,铺设排水管道27.3公里,新增绿化面积7.5万平方米。全年清欠建筑工程款5437万元,清欠农民工工资1600万元。

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全年共审批项目25个,拒批蓄电池、造纸、化工等6个项目,较好地控制了新污染源的产生。依法关闭了影响群众生产生活,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土小企业。全县二氧化硫、烟尘、工业粉尘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全部控制在了规定的范围以内。

十一、人民生活、社会保障和人口

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26元,同比增长11.5%,其中工薪收入8812元,增长11.0%。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6126元,同比增长41.9%。其中,食品支出1848元,增长16.7%;衣着支出779元,增长0.8%;交通和通信支出854元,增长28.9%;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1042元,增长7.3%;居住支出477元,增长24.2%。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27.2平方米,比上年增加了0.5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