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利津县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2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国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 合 全县经济快速发展。初步测算,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85674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8194万元,比上年增长2.3%;第二产业增加值127634万元,增长16.8%;第三产业增加值79846万元,增长19.0%。 招商引资工作实现了新突破。全县累计引进已投产(营业)项目373个,到位外来固定资产投资额100400万元;已注册在建项目115个,到位外来固定资产投资额6600万元。 物价总体运行平稳。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0.3%。其中,非食品价格指数上涨1.5%,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上涨1.8%,消费品价格指数下降0.2%。 二、农 业 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78194万元,比上年增长2.3%。其中,农业50350万元,下降3.0%;林业738万元,下降21.6%;畜牧业12744元,增长13.3%;渔业14362万元,增长15.3%。各业占农林牧渔业的比重分别为:农业64.4%,比上年下降3.4个百分点;林业0.9%,下降0.3个百分点;畜牧业16.3%,提高2.0个百分点;渔业18.4%,提高1.7个百分点。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指 标 单 位 绝对值 比上年增长% 粮食 吨 156558 -14.3 棉花 吨 16846 5.2 油料 吨 6389 4.3 蔬菜、瓜类 吨 483869 4.8 肉类 吨 27609 18.9 禽蛋 吨 31663 9.7 奶类 吨 728 37.9 水产品 吨 58113 8.0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增强,在村村通电的基础上,实现了村村通汽车、通自来水。通电话的村数507个。农业机械化程度稳步提高。年末农用机械总动力达323040.78千瓦,比上年增长2.1%。 三、工 业 工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实现工业总产值523533万元,同比增长37.8%。实现工业增加值104008万元,同比增长19.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56家,全年实现总产值325413万元,同比增长31.1%,实现工业增加值85900万元,比上年增长25.5%。 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如下: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产量 同比增长 食用植物油 吨 72872 71.3 皮棉 吨 6995 37.5 纱 吨 9503 20.9 原油加工量 吨 477202 7.4 供电量 万千瓦时 15474 13.2 工业经济效益全面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25235万元,比上年增长35.0%,产品销售率达98.7%。实现利润16012万元,增长36.0%;实现利税27034万元,增长31.0%。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93.4%。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固定资产投资迅速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3853万元,比去年增长13.4%。其中,基本建设投资45663万元,同比增长7.6%;更新改造投资5840万元,同比增长198.0%。农村固定资产投资66404万元,比上年增长3.9%。 房地产投资迅速增长。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7201万元,同比增长24.2%。全年销售商品住宅50600平方米,实现商品房销售额4731万元,同比增长48.6%。 建筑业生产稳定增长,经济效益不断好转。全县资质五级及以上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29024万元,较去年增长1.3倍;实现利税1018元,增长57.1%。 五、交通、邮电 交通运输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县通车里程1003公里。完 成 客 运 量79 万 人,同比下降17.7%。货运量561万吨,增长16.6%。邮电通信事业发展明显加快。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3475万元,增长9.1%。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57833户,移动电话用户44698户,互联网用户达857户。 六、国内外贸易 消费品市场呈现快速发展势头。全年共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 97093万元,比上年增长15.3%。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48424万元,同比增长15.0%。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8934万元,增长20.4%。按经济类型分,国有及国有控股单位零售额增速加快,实现零售额2250万元,比上年增长12.6%;个体、私营经济零售额快速增长,实现零售额72072万元,增长 17.1%,市场份额由上年的73.1%提高到74.2 %;其他经济类型零售额22771万元,增长10.2%。 外贸出口快速增长。全县累计完成出口创汇2348万美元,同比增长99.3%。全年实际利用外资710万美元,同比增长79.3%。 七、财政、金融、保险 2002年,全县财政总收入达到15369万元,增长5.2%。地方财政收入达到8806万元(按老口径计算为11369万元), 增 长11.9%。财政支出达到18311万元,同比增长16.1%。 金融存贷款规模不断扩大。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151778万元,增长25.0%。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3594万元,增长15.6%。年末各项贷款余额129138万元,增长18.5%。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全县财、寿两险实现承保总额282712万元。保费收入达到3289万元,增长18.2%。全年累计支付赔款706万元,同比下降1.5%。 八、科学技术 科技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年申请专利9件,取得科技成果8项,5项科技成果获市级奖励。科技三项经费支出922万元,是上年支出的2.6倍。 气象、技术监督等工作成绩突出。气象部门不断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全年组织人工防雹增雨作业13次,共发射炮弹2325发,火箭弹13枚。技术监督部门全年办理各类企业标准登记224件,产品328个。共检定台、案秤1000余台,加油机400台,地衡首次检定12台,周期检定20余台次。全年对180家企业进行了产品质量定期抽检,发放产品质量检验报告836份。 九、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 城市化进程加快。 2002年城市建设完成投资31500万元。自来水供水总量为416万吨, 比去年增长22.4 %。城市卫生和绿化得到广泛重视,全年新增绿化面积31.2万平方米,城区园林绿化覆盖率达30%,人均占有公共绿地面积8平方米。 环境保护取得新进展。全年征收排污费47.3万元,清除治理污染面积20万平方米, 县城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 100%。 饮 用 水 源 达 标率100%。工业废水处理率达88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规定的范围之内,COD排放量1189.4吨,石油类2.4吨,烟尘357.1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