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河口区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十一、广播、电视、卫生 广播、电视事业取得新突破。截至12月10日,区电视台共播发新闻251组,播放稿件3725条;制作播出专题节目51期;区电台播发新闻342组,播出稿件3980条。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新闻稿件4条,在中央电视台播发新闻稿件6条,共在省卫视联播中用稿20条,其中头条5个;在省公共频道用稿132条;市电视台用稿590条,其中头条25个,提要55个;播出专题节目8期;市电台693条,其中,头条39个,提要87个,在省电视台的用稿头条数列各县区之首。被省电台评为“集体记者一等奖”。 卫生事业加快发展。年末全区共拥有卫生机构9所,拥有床位185张,卫生技术人员248人,其中医生182人。创建山东省公共卫生安全示范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河口传染病病区建设在全市率先完成并投入使用。区疾控中心大楼建设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省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进展顺利。目前,我区的省级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已走上良性运转轨道。67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完成即将投入使用,实现了我区农村高标准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全面覆盖,使农民群众的就医条件跃上一个新台阶。 十二、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强。2004年全区共完成环境保护投资7850万元,占全区生产总值的2.0%。生态建设着有成效,孤岛镇建成我区第二个“全国环境优美镇”,海星村等8个村建成“市级环境优美村”,仙河镇建设小区通过“市级绿色社区”验收,河口一中等3所中学被命名为“绿色学校”;辖区内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继续保持在10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 10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100%,无危险废物排放;噪声达标区覆盖率为92.2%;建成1.25平方公里的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烟尘控制区覆盖率保持在100%;对排污企业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执行率分别达到100%和97%。 十三、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总量保持低增长。年末全区总人口为204887人,其中农业人口63367人,非农业人口141520人。男性人口103972人,占人口比重50.7%;女性人口100915人,占人口比重49.3%。18岁以下人口比重为21.9%,18-35岁人口比重为30.3%,35-60岁人口比重为37.9%,60岁以上人口比重为9.9%。当年出生人口2529人,死亡人口791人,人口自然增长率8.54‰。流动人口29457人,暂住人口21435人。地方计划生育率99.7%,晚婚率54.5%。 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35元,比上年增长26.8%;人均生活消费支出8194元,比上年增长17.4%;全年人均食品支出2405元,增长12.7%。恩格尔系数29.4%。农民人均纯收入3870元,增长15.65%;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578元,增长43.4%;全年人均食品支出1308元,增长12.7%。农民恩格尔系数36.6%,比上年降低3.26个百分点。 城镇单位从业人员9524人,比上年减少188人,从业人员劳动者报酬14705万元,人均劳动者报酬15876元。在岗职工8207人,职工工资总额13238万元,人均工资16549元,比上年增加2603元,增长18.66%。其中,机关20276元,增长26.32%;事业20702元,增长21.26%;企业11420元,下降13.42%。 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加强。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402人,征缴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费1140万元。企业离退休人员达到302人,发放养老金 224万元。失业保险参保人数7916人,征缴失业保险费146万元。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100人,征缴养老保险费835万元, 离退休人员453人,支付养老金1027万元。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1231人,当年收缴保险金23.82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6552人。全年医疗保险基金收入976万元,支出740万元。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810人,发放保障金93.4万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845人,发放保障金123.74万元。 注: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据。 2、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增加值指标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