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梁山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2-10 济宁市梁山县统计局

梁山县统计局

(2008年3月15日)

2008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持续开展“学苏北精神,促梁山跨越”活动,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认真落实国家、省、市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全县经济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

一、综合

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全县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8.3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84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63.86亿元,增长19.0%,其中,工业增加值61.25亿元,增长19.5%;第三产业增加值29.64亿元,增长13.7%。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1:54:25。人均生产总值15951元,比上年增长26.4%。

二、农林牧渔业

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全县紧紧围绕“三农”中心工作,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总抓手,以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进程,农村经济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2008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51.87亿元,比上年增长4.40%。其中,农业总产值32.94亿元,增长3.6%;林业总产值0.90亿元,增长5.3%;牧业总产值14.78亿元,增长2.5%;渔业总产值1.06亿元,增长6.9%;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2.20亿元,增长30.5%。

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111379公顷,比上年减少0.2%。粮食播种面积60500公顷,比上年减少1.1%;经济作物播种面积50879公顷,比上年减少2.0%。其中,油料面积7326公顷,减少16.0%;棉花面积17306公顷,减少9.5%;蔬菜面积20133公顷,增长15.3%;瓜类面积4940公顷,减少5.0%。

粮食产量平稳增加。全年粮食总产量37.41万吨,比上年增加1.7%。其中,夏粮总产24.01万吨,减少4.2%;秋粮总产13.40万吨,增加14.4%。

经济作物保持稳产高产。棉花总产28493吨,比上年减少3.8%;油料总产36551吨,减少12.4%;蔬菜总产975993吨,增长8.3%;瓜类总产269174吨,减少12.9%;水果总产54000吨,增长20.2%。

林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县人工造林面积1393公顷,比上年增长180.3%。其中:用材林842公顷,增长129.4%;经济林343公顷,增长501.8%;防护林208公顷,增长184.9%;当年新增育苗面积467公顷。全部木材产量1.29万立方米,比上年减少54.9%;木材蓄积量126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0.8%;森林覆盖率26.6%。

畜牧业生产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势头。主要畜产品产量和牲畜头数如下所列:

指标

单位

绝对值

比上年

增长(%)

肉类总产量

82150

28.3

其中:猪肉

48901

21.4

牛肉

9223

3.6

羊肉

3304

7.4

禽肉

20063

78.3

禽蛋产量

57277

45.2

奶类总产量

14162

-20.0

肉猪出栏

万头

63.67

21.0

牛出栏

万头

6.40

0.8

羊出栏

万只

39.14

11.3

家禽出栏

万只

1443

18.0

生猪年末存栏

万头

21.64

37.7

牛年末存栏

万头

5.8

8.6

羊年末存栏

万只

15.05

14.8

渔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县水产养殖面积2972公顷,比上年增长5.7%,水产品产量22858吨,增长5.0%。

农业机械化程度进一步提高。2008年,全县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89.0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0.8%,其中:农用排灌机械动力14.44万千瓦,增长11.9%;农用拖拉机19189台,增长0.6%;农用运输车25285辆,增长6.8%;农用汽车1008辆,增长33.7%;联合收割机937台,增长75.5%;农村用电量7369万千瓦时,比上年减少0.1%。全年化肥使用量(折纯)54034吨,比上年减少1.8%。年末实有耕地面积54.81千公顷,农田有效灌溉面积50.30千公顷,占耕地面积的91.8%。年末机电井累计达到11767眼,其中已配套9071眼,配套率为77.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2008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59家,比上年增加70家。完成产值191.31亿元,比上年增长37.9%;其中国有工业2.41亿元,增长12.4%;集体工业208亿元,增长31.2%:股份制工业129.55亿元,增长43.7%;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工业6.3亿元,增长11.3%;其它经济类型工业50.97亿元,增长30.2%;按轻重工业划分,轻工业完成产值89.37亿元,增长44.0%;重工业完成产值101.94亿元,增长33.0%。

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销售收入186.81亿元,增长36.8%;实现利税总额19.15亿元,增长33.9%;实现利润14.15亿元,增长31.6%。

建筑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县共有资质以上建筑企业9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3489万元,期末从业人员5444人,全年房屋施工面积371689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投资结构渐趋优化。全县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6.8亿元,比上年增长29.9%,其中,城镇投资24.2亿元,增长16.3%;房地产开发投资1.03亿元,增长267.9%;农村固定资产投资22.6亿元,增长41.3%。

五、国内贸易和民营经济

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活跃。2008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4.4亿元,比上年增长26.3%。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9.75亿元,增长24.9%;餐饮业零售额3.24亿元,增长11.1%。在全部消费品零售额中,个体私营经济零售额20.69亿元,所占比重为60.1%。

民营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截止2008年底,全县民营经济业户达到20228户,比上年增长5.6%。其中民营企业1223户,增长15.7%;个体工商户19005户,增长5.0%。从业人员达到85267人,增长8.3%;注册资金15.52亿元,增长13.4%;营业收入203.74亿元,增长47.3%;实现增加值61.12亿元,增长47.3%;上交税金3.11亿元,增长50.5%。

六、对外经济贸易、旅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