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曲阜市199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10 济宁市曲阜市统计局

外向型经济迈出了新步伐。全市出口商品交货总值32264万元。比上年增长22.4%。实际利用外资项目18个,利用外资金额893.7万美元。新批准成立三资企业12个。

城市建设进展顺利,市容市貌日新月异。加快了城市建设和综合开发的步伐,防汛、道路、绿化、路灯、住房开发等十大工程全面展开,建筑改造了大成路、逵泉路、滨河路等城区道路、新增高标准柏油路面4.5万平方米,清挖砌垒了小沂河、小林河、疏通了大沂河城区段。城区面积达8.4平方公里,新安装“华灯”48盏,城区绿化覆盖面积269.8公顷,绿化覆盖率32%,主要街道保洁率100%,城区道路长度90公里,道路面积102万平方米。

土地矿产管理和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实现了耕地净减率控制在2.8‰的目标,强化了环境的监督管理,促进了环境质量的改善,烟尘控制区5.9平方公里,环境噪声达标面积2.86平方公里,生活垃圾无害处理率达到规定标准。

科技首位意识进一步增强,科技进步因素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提高。年末全市科技人员16256人,其中:中级职称以上人员3170人。全年引进科技项目47个,取得科技成果40项,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贡献率达51%,跨入“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行列。

教育事业发展较快,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学校235所,在校学生14.1万人,年内毕业生2.74万人。其中:高等学校1所,在校学生6676人,年内毕业生1488人;中等专业学校3所,在校学生5213人,年内毕业生1078人;中学38所,在校学生3.7万人;小学187所,在校学生8.51万人。年内有943人考入大中专学校。全市13处乡镇基本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成人教育、特殊教育、幼儿教育,学校管理等提高到新的水平。

文化事业繁荣兴旺。年末全市拥有文化事业机构6处,电影院和影剧院10处,文化馆1处,文化站13处,艺术表演场所1处,公共图书馆1处,电视台和有线电视台各1座,广播电台1座,广播放大站13处。有线电视入户已达13265户。全年出版报纸75万印张。

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医疗条件不断改善。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73处,其中:医院16处,防疫站、消杀站、妇幼保健所各1处;医疗机构床位1084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399人,其中:医师503人。拥有村卫生室608个。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年末有高标准体育场1处,传统体育项目学校11所,专职教练员11人,等级运动员68人。成功地举办运动会11次。在济宁市以上的运动会上获金牌35枚,银牌42枚,铜牌26枚,其中:全国比赛中获金牌4枚、银牌4枚、铜牌5枚。

计划生育工作整体水平提高。全市计划生育率99.9%,晚婚率100%,晚育率99.9%,节育率92.4%,全年共做四种节育手术5020例,新出生男女婴性别比100:111。

四、人民生活与人口

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全市职工年平均工资4813元,比上年增加57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95元,比上年增加46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6%;城乡居民人均储蓄2028元,比上年增加552元。城乡居民的膳食结构发生重大变化,食品消费由“温饱型”转向“营养型”;衣着普遍讲究舒适、美观、大方、漂亮;住房标准提高,年末城市人均居住面积12.5平方米;农村人均居住面积23.9平方米,城乡居民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增加。城镇就业状况得到改善,年末全市职工人数45863人,比上年增加1742人。

年末全市总人口614113人,比年初增加2286人。在总人口中:男性315213人,女性298900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1.3%和48.7%,农业人口502287人,减少28948人,占总人口的81.8%;非农业人口111826人,增加31234人,占总人口的18.2%。人口出生率7.32‰,死亡率6.43‰,自然增长率0.89‰。

注:1、国民生产总值、增加值指标系按当年价格计算。

2、产值等指标均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

3、增长速度均按可比价格计算。

4、公报中数字均采用年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