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2-10 常州市武进区统计局

中心区商品房在建施工面积15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2.7%,其中新开工面积12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73.6%,竣工90万平方米。新城南都、锦湖公寓、四季新城续建、华都馨园等住宅小区相继开工建设,商品房呈现出由单一多层向小高层、高层发展的趋势,其中新城南都总建筑面积达到80万平方米,年内开工面积达40万平方米,项目顺利进展,建成后将成为中心区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居住小区。阳湖广场、纺织产业交易中心等大体量高层商业开发项目积极实施,大学城中央商业街一期、淹城商业街加快推进,湖塘消费品综合市场一期3万平方米年内基本建成,层高22层的兰新大厦主体封顶,层高26层的恒星大酒店于城建招商会期间奠基开工。大学城二期年内新开工面积48万平方米,首期校区基本建成,各类教学用房累计面积达到120万平方米。上述项目的实施,改善了中心区的总体空间布局,增强了城区的集聚功能,大大提升了中心区的城市品位和城市形象。

小城镇建设小城镇建设步入良性发展轨道。第五轮小城镇总体规划年内全面形成规划成果进入报批,详细规划的编制力度也进一步加大。今年各镇完成房屋拆迁40万平方米,新开工建设工程361个、170万平方米,其中安置房面积60万平方米。邹区东方绿岛花苑、礼嘉嘉盛花园、雪堰阳光花园、郑陆东青花苑等上规模、档次的住宅小区相继推出,横林明清街、夏溪新街等特色街区加快进展,邹区、牛塘等镇的标准厂房建设积极推进,天然气、污水处理、供电等区域性基础设施不断拓展。同时,各镇结合"三清工程"的实施,进一步加大镇村道路、桥梁、绿化、环卫、给排水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力度,并强化管理,切实改善人居环境。

公用事业公用事业日趋完善。年末中心区已经拥有公交线路26条,比去年增加6条,营运里程已经达到570公里。年末拥有公交营运车辆212辆,比上年增加51辆,全年完成公交客运量500万人次,比上年增加50万人次。水务建设进度加快,镇域联网供水工程完成投资2.35亿元。按照江苏省“封井”计划,全区地下水开采量由上年的800万吨压缩为280万吨,比上年减少65%。自来水日供水能力22万吨,受益人口71.3万人。220KV运村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220KV遥观变扩建工程通过省组织的验收,部分设备已并网运行;110KV寨桥、东安、马杭、卢西、凤墅、崔南输变电工程的主体工程和部分支线工程完工。完成电力设施投资3.93亿元,新增主变容58万KVA。全社会用电量63.3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7.3%,其中工业用电量41.6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7.4%。

环境保护全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3.15亿元。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346个。新增废水年处理能力2500吨/日。年内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的比例达到92%,工业废气处理率91%。

人民生活

就业全区城镇就业形势继续保持稳定。年内5300人次通过再就业转岗培训,支付失业人员各项再就业补贴900万元,新增城镇就业人员3900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2%。

社会保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社会保险制度,扩大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保险覆盖面。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2.4万人,有4.73万人参加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年末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单位2230个,参保人数11.97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全面推开。年末参加失业保险人数5.2万人。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年末参保人数2.94万人。

认真实施城镇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共发放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031.7万元,享受保障户数5942户。

居民收入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区属单位职工年人均工资19200元,比上年增加3551元,增长23%;农民人均纯收入(抽样调查)7200元,比上年增加899元,增长14%。全区居民年末储蓄存款19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0.7亿元,增长18.7%,人均储蓄2.07万元,比年初增加0.34万元。

注:1、文中数据均为预计数,今后以统计年鉴公布的为准。

2、各项价值量指标均按现行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