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上虞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09 绍兴市上虞市统计局

房地产市场经营状况良好。年末全市有经营活动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达32家,全年实现商品房销售额15.8亿元,销售面积41.96万平方米,下降13.3%;房地产开发施工面积123.1万平方米,增长11.5%,其中新开工面积55万平方米,下降25.3%;全年商品房竣工面积62.3万平方米,增长63.2%。

基础设施建设强势推进,城市化进程继续加快。行政中心顺利完成整体搬迁,城市建设跨入曹娥江时代,城北新区加快项目填充和开工建设,三环北路和三环大桥等一大批公建项目相继建成,路网、林网、水网加速配套,现代化城市初显雏形。

电力设施得到改善,供水网络不断拓展。总投资1.04亿元的220千伏虞北变建成投用。总投资2.7亿元的第三水厂一期供水工程投入使用;城乡供水管网建设继续推进,城市日供水能力达到16万吨。

五、国内贸易和市场价格

商贸繁荣,市场活跃。2005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27亿元,比上年增长13%。分地区看,市区实现零售额37.21亿元,增长15.2%;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26.06亿元,增长10.1%。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58.83亿元,增长12.9%,餐饮业实现零售额4.44亿元,增长14.6%。

各类交易市场继续发展。年末拥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62个,其中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7个。全年商品交易市场实现成交额60.6亿元,比上年增长12.2%。

居民消费价格略有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8%。其中食品类上涨3.5%,居住类上涨4.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0.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4%,衣着类下降2.2%,交通和通讯类下降1.6%。

六、对外经济

2005年,全市开放型经济迎难而上,对外贸易新高不断,利用外资继续增长,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再创新局面。

对外贸易新高不断,出口市场不断拓展。全市实现自营进出口总值9.6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8.7%,其中自营出口80878万美元,增长40.6%,其中:加工贸易完成16323万美元,增长73.2%,一般贸易完成64646万美元,增长34.3%。自营进口15773万美元,增长109.4%,自营出口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达19家。商品出口到达的国家和地区已有143个,出口额比重列前五位的国家和地区依次为:美国10244万美元,日本8104万美元,香港4465万美元,韩国3304万美元,台湾2584万美元。

出口产品结构得到优化。纺织、服装类商品出口26207万美元,增长20.4%,占出口总额的27.1%,机电类商品25225万美元,增长57%,占26.1%,化工类商品18168万美元,增长40.7%,占18.2%。

招商引资再创佳绩。以“两区”为主战场,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使得一批规模较大的项目落户我市。全年新签利用外资协议金额达3.2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5%。实际利用外资1.55亿美元,增长14.5%。全年新批利用外资协议114只,比上年增加10只。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再创新局面。全年完成国外经济合作营业额526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5.4%。当年新批境外企业5家。

七、交通、邮电、电力、供水和旅游

交通设施不断完善,交通运输持续发展。全年完成货物周转量(不包括铁路)126753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7.7%。其中公路44075万吨公里,增长4.6%;水运82678万吨公里,增长26.2%。全年旅客周转量71018万人公里,下降0.8%。总长11.95公里的329国道建设,已完成总工程量的50%;总投资4.6亿元、总长26.1公里的104国道改造工程,已建成通车;全年新建、改建康庄公路投资9600万元,路面改造242.7公里。全市等级公路通车里程达55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6公里。

邮电通信事业快速发展。全市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37亿元,比上年增长2.7%。年末固定电话用户数(含小灵通)35.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9.68万户,分别增长12.4%和25.7%。电话普及率113部/百人(含移动电话)。

电力、供水对社会经济的保障作用得到提升。2005年全市用电量达到18.21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4.6%,其中工业用电14.52亿千瓦时,增长25%;全年售水量4950.85万立方米,增长19.4%,其中工业用水2915.44万立方米,增长22.7%。

旅游产业顺利发展。旅游产业围绕“人文、生态”特色,突出“休闲、度假”功能、努力打造“千古情史、千年佳话、千里诗路、千万学子”旅游品牌,主动探索、创新推介,积极拓展市场空间,着力提升产业素质。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138.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6.7%,实现国内旅游收入8.5亿元,增长38.7%,接待入境游客13010人次,增长81.2%。

八、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实现双突破。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20.18亿元,比上年增长27.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01亿元,比上年增长37%。财政在确保预算收支基本平衡的同时,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积极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用于教科农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城市建设支出和支持经济建设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财政支出11.16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其中:社会保障支出5239万元,比上年增长19.5%,教育支出28317万元,增长19.2%,城市维护费支出3362万元,增长17.5%。

金融机构存贷款平稳增长。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本外币)255.81亿元,比年初增加38.49亿元;各项贷款余额(本外币)186.39亿元,比年初增加27.98亿元。在新增存款余额中,企事业存款余额增加3.72亿元;在新增贷款余额中,短期贷款余额增加23.24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增加4.26亿元。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44.1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9.42亿元。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取得新发展。2005年,全市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8家。新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6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5家、绍兴市级高新技术企业13家,目前全市已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4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2家,其中本年分别新增2家和6家,绍兴市级49家,县级62家。全市新增省级信息化示范企业1家、绍兴市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8家、绍兴市专利示范企业3家、绍兴市区域服务中心2家,成为浙江省首批科技强县(市、区)。

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取得较大进展。全年共组织实施各类科技项目335项,其中当年新上项目238项。经省级以上科技部门批准鉴定的科技成果32项,获省科技进步奖4项。全年受理专利申请545项,授权批准专利172项。

传统产业高新化、高新技术产业化取得明显成效。2005年新上省级以上科技项目41项,其中国家创新基金3项,国家火炬计划13项,省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7项,省级重点科研项目2项;新认定国家级重点新产品10只,省级新产品53只,省级高新技术产品31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健康发展,国区内的高新技术孵化器累计孵化企业47家,已成功孵化企业16家,目前在孵企业31家,涉及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工程等行业。国家火炬计划上虞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建设加快发展,至2005年投产企业累计达到97家,基地内新上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