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永嘉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2-09 温州市永嘉县统计局

2008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发展环境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心,积极作为,有效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扎实推进“三二一”战略举措,全县经济和社会总体仍呈现“增长平稳、结构优化、质量提升、民生改善”的良好格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新进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综   合

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据初步核算,2008年永嘉县生产总值为176.3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7年增长9.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14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109.58亿元,增长9.2%;第三产业增加值60.61亿元,增长10.9%。第一、二、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5:62.1:34.4 ,全县人均生产总值为19212元,增长8.4%。

劳动生产率有所提高。全社会劳动生产率为32523元/人,比上年提高13.2%,其中第一产业4873元/人,提高19.8%;第二产业54763元/人,提高26.9%;第三产业25991元/人,提高6.4%。

价格水平上涨较快。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4.7%,其中消费品零售价格指数上涨5.8%,在消费品中食品类价格指数上涨12.6%;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上涨2.7%,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上涨12.3%。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服务业比重偏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节能减排任务艰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任重道远;二是农业基础地位仍不够稳固,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需完善;三是社会建设亟待加强,部分低收入居民生活比较困难,在医疗、住房、劳动保障等涉及民生方面的一些突出问题尚待有效解决,统筹发展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四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发展中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增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重。

国民经济主要经济指标

指     标

单  位

2008年

2007年

比上年增长(%)

生产总值

亿 元

176.34

154.49

9.7

人均生产总值

19212

17029

8.4

工业总产值

亿 元

417.07

371.27

12.3

农业总产值

亿 元

10.21

9.02

4.6

财政总收入

亿 元

21.77

18.38

18.4

出口总额

万美元

46333

32929

40.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 元

54.65

48.57

12.5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亿 元

51.11

46.35

10.3

金融机构存款余额

亿 元

194.68

167.64

16.1

金融机构贷款余额

亿 元

136.81

118.80

15.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9256

17140

12.3

农民人均纯收入

6962

6140

13.4

注:农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为不变价增长

二、农   业

2008年,按照现代农业建设的要求,大力推进农业特色化、规模化、生态化、安全化,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经济运行良好。2008年,全县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10.21亿元,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4.6%。

农业情况。粮食播种面积继续下降,粮食产量喜获丰收。2008年全县农作物播种总面积42.18万亩,比上年减少3.64万亩,比上年下降7.9%,其中粮食播种面积27.85万亩,比上年下降11.7%。全年粮食总产量10.04万吨,比上年增长14.4%。其中早稻0.24万吨,比上年增加0.18万吨,增长了3倍。晚稻6.68万吨,比上年增加1.47万吨,增长26.2%。全年蔬菜播种面积7.83万亩,比上年下降23.3%,全年蔬菜总产量10.15万吨,比上年下降23.4%。茶园总面积4.47万亩,比上年增长3.7%,茶叶总产量472吨,与上年持平。果园总面积10.33万亩,比上年增长12.7%,水果总产量5.99万吨,比上年增长10.1%。

林业情况。积极实施城乡绿化美化一体化战略,全力打造“生态城镇、绿色永嘉”,有效保护森林资源,生态建设取得一定成效。全年造林面积10151亩。共完成零星植树50万株,新增育苗面积60亩。全县已完成创建各级绿化示范村22个。2008年木材采伐量为3.90万立方米,比上年增加1.84万立方米。毛竹采伐量为39.38万根,比上年减少18.92万根。主要林产品比上年有所增长,其中竹笋干产量535吨,比上年增加13吨,板栗1253吨,比上年增加92吨。

牧业情况。畜牧养殖热情随着市场价格的起落由高涨渐趋于平稳。2008全年猪饲养量28.72万头,比上年下降1.6%;家禽饲养量561.08万只,比上年增长7.9%。2008年末,生猪存栏11.74万头,比上年下降0.4%;家禽存栏173.51万只,比上年下降6.2%。全年生猪出栏16.98万头,比上年下降2.4%;家禽出栏387.57万只,比上年增长14.3%。全年肉类总产量为2.10万吨,比上年增长6.1%。

渔业情况。全县大力发展渔业产业,充分发挥溪流、山塘水库、稻田三大资源优势,与浙江大学合作发展稻鱼共生系统工程,成功创建了“中国田鱼之乡”,积极发展山塘水库无公害养殖竞赛活动。全县淡水养殖面积 1.03万亩,稻田养鱼面积8.1万亩。全年渔业水产品总产量3093吨,比上年增加290吨,同比增长10.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08年随着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转移,世界经济明显放缓,我县工业企业面临严峻考验,县委、县政府及各涉工部门扎实深入开展以“政企联动、克难攻坚”为主题的“企业服务年”活动,切实加强对企业的扶持和服务,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用实际行动为企业解困分忧,使我县工业经济保持了稳定较快的发展。2008年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417.07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以下同口径)累计实现产值306.44亿元,比上年增长15.2%。重点工业企业的经济规模继续扩大。至2008年底,全县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达66家,比上年增了8家,共完成工业总产值203.17亿元,同比增长19.2%,比全县工业增速快6.9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66.3%,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品牌建设取得新进展。2008年末止,全县共拥有中国驰名商标33枚,省著名商标29枚,市知名商标33枚;中国名牌5枚,浙江名牌20个,温州名牌36个。品牌实力位居全国县域商标发展百强前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92.74分,比上年提高6.65分。规上工业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8.58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利税总额32.41亿元,增长8.8%,其中利润总额20.41亿元,增长6.7%。经济效益考核企业中,发生亏损企业13家,亏损企业亏损额0.21亿元。年末企业应收帐款净额56.35亿元,增长14.4%;产成品存货13.66亿元,下降20.1%。促进工业稳定发展,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任务仍然十分繁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