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鹿城区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2-08 温州市鹿城区统计局

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全区从事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单位2000余家,其中娱乐业122家,网吧175家,印刷业单位636家,出版物经营单位324家,音像制品经营单位297家,演出场所23家,演出单位13家。2008年文化主管部门共出动行政执法人员1727人次,检查文化市场经营单位1872家次,查获违法违规单位179家。

卫生保健体系日益健全。区属医疗卫生机构29个,其中医院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4家。医疗卫生机构床位647张,卫生技术人员713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313人,注册护士187人。全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13.98万人,参合率99.3%,筹集合作医疗资金1566.69万元,44088名参合农民参加了健康体检。妇幼保健能力明显提高,2008年我区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4.6%,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94.8%,儿童计划免疫五苗基础免疫接种率95%。率先在全市实施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婚检率从上年的0.46%提升到60%。

体育强区创建工作稳步推进。仰义乡被命名为省级体育强乡;南浦街道文苑社区、水心街道松柏社区被命名为省级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藤桥镇石埠村被命名为浙江省首批村级体育俱乐部;育英小学被命名为省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全区新建健身点51个、篮球场27个、羽毛球场2个。成功举办“鹿城杯”中国女子9球精英赛、 迎奥运“金迅达杯”区机关干部趣味运动会、区第二届农民趣味运动会、“双屿杯”象棋、乒乓球邀请赛等活动。在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上,我区运动员朱启南、蔡彤彤积极拼搏,夺取2枚银牌。全区运动员在上级各项比赛中获得金牌63枚、银牌57枚、铜牌59枚。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08年末,全区有12个街道、4个镇、5个乡,142个行政村,165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总面积294.38平方公里。年末户籍人口69.98万人,其中男性人口34.96万人,女性人口35.02万人;非农业人口53.34万人。全年出生人口8460人,死亡人口3544人。全区人口计划生育率91.79%;出生人口性别比111.56(女性为100);已婚育龄妇女综合节育率89.95%;累计有71319对一孩父母领取独生子女光荣证。

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继续提高。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703元,比上年增长8.4%;农民人均纯收入11296元,比上年增长10.7%。城乡统筹建设稳步推进,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上年的2.45∶1缩小为2.36∶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104元,增长9.3%;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8879元,增长16.6%。城乡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继续增加,其中每百户城乡居民拥有家用汽车分别为25和16辆,计算机83和69台,空调机175和129台。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2008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5.55万人,比上年增加1.92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33万人,比上年增加2.01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 18.76万人,比上年增加6.78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7.01万人,比上年增加1.27万人。被征地农民参保对象达到4.21万人。

社会福利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区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拥有床位929张。89名农村五保和56名城镇“三无”对象全部实现集中供养。全年优待优抚对象2294户,低保对象4376户8563人。发放物价补贴472.28万元,发放医疗救助资金655.6万元,财政安排低保资金1856.93万元。城镇社区服务设施1683个。全区办理结婚登记7114对,离婚1180件。四川汶川发生地震后,全区共接受社会各界捐款3270.77万元,创下了鹿城区有史以来发动规模最大、捐赠面最广、捐赠资金最多的记录。

注:(1)本公报所列各项经济指标数据为年度初步统计数据;

(2)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