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鹿泉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2010-02-05 石家庄市鹿泉市统计局

2004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委、石家庄市委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打造经济强市,建设生态鹿泉”和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开拓创新,团结拼搏,努力把各项工作往深里做、往实里做,开创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国民经济增长加快,改革和宏观调控稳步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

一、综合

国民经济在结构调整中较快增长,综合经济实力有了较大提高。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12.05亿元,增长1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08亿元,增长11.5%;第二产业增加值67.4亿元,增长15%;第三产业增加值33.57亿元,增长13.0%。三次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依次为9.9%、60.1%、30%。人均生产总值31545元,比上年增长21.6%。

二、农业

农业在结构调整中稳步发展。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20.66亿元,比上年增长28.9%。其中农业产值9.06亿元,增长18.1%;牧业产值10.55亿元,增长39.8%。产业化经营进一步加强,产业化经营率60.6%。惠农政策得到落实,取消了农业特产税,人均农业税由原来的41.3元降至28.1元,发放粮食直补款250万元。种植业向“粮、经、饲”三元结构转变加快。粮食作物喜获丰收。全年粮食播种面积52.9万亩,增长4%。其中优质麦5.6万亩,粮饲兼用玉米11万亩。全年粮食产量达到20.3万吨,比上年增加28.1%。其中小麦8.7万吨,增长64.8%;玉米10.5万吨,增长10.5%。无公害蔬菜产业逐步做大,推广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12万亩,全年蔬菜总产88.5万吨,增长4.2%。畜牧业发展质量提高。全年肉类、禽蛋、奶类总产量分别达到5.7万吨、3.1万吨和6.9万吨。年内新增奶牛9813头,存栏达到3.3万头,养牛小区总数达到67个,进区奶牛2万头,配套机械化挤奶设备35套。乳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龙头企业日加工鲜奶能力达到900吨。铜冶生态奶牛园区等3个奶牛养殖场被评为全国示范奶牛小区。

渔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市渔业养殖面积25006亩,水产品产量5116吨,增长8.6%。林业生产取得新成效。实施了省会周围绿化、退耕还林、文明生态村绿化、城区西北部防护林带建设等十项工程,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7万亩,栽植各类树木138.7万株。全年引进林果新品种15个,推进先进实用技术13项,酸枣嫁接大枣280万株。全年干鲜果品产量4.1万吨,增长11.8%。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加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40585亩,农业机械总动力62.4万千瓦,年末实有机井4162眼。

建筑业保持稳定增长。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04亿元,比上年增长7.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5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其中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30.8亿元,增长25.0%。建设与改造完成投资29.5亿元,增长22.3%,房地产完成投资5559万元,降低4.1%。全年住宅投资完成30598万元,增长61.7%,住宅竣工面积30.7万平方米,增长25.2%。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再创新佳绩。完成宜微线大修、京赞线拓宽改建、石获北路中修等工程,全年共大修、改建、拓宽公路81.4公里,完成投资3.46亿元,2004年是我市路网路况建设投资规模最大的一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665.4公里,干线公路好路率年均达77.5%,养路质量综合值年均82.6。年末各类营运货车2645辆,完成货运周转量24980万吨公里,客运周转量8048千人公里。在石家庄所辖县(市)中首次引入市内公交,设立了1路、2路公交车。

邮电通信业继续快速增长。邮电业务总量9182万元,比上年增长29.9%。固定电话交换机容量106759门,实占容量85282门。全市电话用户数108363户,其中小灵通22081部。全市电话普及率为每百人30.5部,其中市话普及率82.1%,农话普及率22%。全市有ADSL业务用户4809户,移动电话用户91300户。

六、国内贸易和旅游

消费品市场更加活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26.16亿元,比上年增长22%。其中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完成17.77亿元,增长28%;餐饮业完成1.7亿元,增长40.8%。全市有集贸市场18个,市场摊位容量6830个,进场从业经营人员16950人。市场成交额7亿元,比去年增长9%。

旅游业以建设“省会西花园”为主题,把旅游产品转化为旅游经济,不断对老景点进行升级改造和开发新景点。全年共接待游客19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55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7%和119%。

七、个体私营经济和对外经济

年末在册个体工商户17727户,私营企业723户,注册资金合计16.1亿元。全年个体私营经济实现增加值50.8亿元,增长44%,完成税收21467万元,增长104%。

对外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全年共引进市域外资金8亿元,增长27%,其中石市外资金7.1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09万美元。引进技术35项、人才345名。全年完成出口创汇4927万美元,增长33%。全年外贸收购总值9亿元,增长7.1%。

八、城市建设和市政公用事业

城市建设有了质的飞跃,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城市品位迅速提升,城乡环境明显改观。以撤县设市十周年为契机,完成了便道更新、路灯改造及其它城市包装项目186个。源泉渠城区段改造、北斗路拓宽延伸、新开路西延、太平河南北路以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基本完工,城市公园简易开园。

城区绿化得到提高,人均公共绿地面积3.42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达10.63%,绿化覆盖率22.12%。

城区自来水全年完成产水量244万吨,售水量216万吨。供水公司日供水能力1.2万吨,城市供水管网覆盖面积7.5平方公里。

集中供热迅速发展,今年新增供热面积9万平方米,市区内供热总面积达到128.71万平方米。年销售液化气3582吨,城市液化气普及率100%。

九、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支较快增长。全年完成财政收入56709万元,比上年增长21.4%,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1205万元,增长21.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36475万元,增长16%。

金融存贷款继续增加。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84198万元,比年初增加68932万元,增长13.4%;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38671万元,比年初增加43667万元,增长11.1%。各项贷款余额343171万元,比年初增加36555万元,增长11.9%。

保险事业蓬勃发展。全年保费收入12856.8万元,其中财产保险6313.8万元,人寿保险6543万元。全年赔款支出1213.6万元,其中财产保险支出964.6万元,人寿保险支出24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