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宾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宾县统计局 2007年2月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县域经济发展总体思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合力攻坚,开拓创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城市建设不断推进,社会和谐进步,人民生活质量继续提高,安居乐业。初步测算,全年实现宾县生产总值818307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8.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231630万元,比上年增长7.4%;第二产业增加值实现333705万元,比上年增长30.2%;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252972万元,比上年增长14.4%。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2.5%、61.9%和25.6%,其中工业贡献率为58.6%。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0.5:37.2:32.3调整为28.3:40.8:30.9。 一、农业 2006年,我县大力发展创税农业,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415767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5.0%,其中农业产值150976万元,增长5.9%;林业产值14286万元,增长3.5%;畜牧业产值246008万元,增长6.1%;渔业产值1605万元,增长5.0%;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892万元,增长1.5%。 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161375公顷,实现粮食总产72.7万吨,比上年增长6.1%。其它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1154吨,比上年增长22.0%;麻类产量11吨,下降84.1%;蔬菜产量67857吨,增长25.0%。 畜牧业取得长足发展,黄牛、生猪、家禽饲养量分别为40.6万头、65万头、950万只,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9.4%、19.0%、5.2%。至年末,全县奶牛存栏97头,牛奶产量205吨,分别比去年下降76.2%和77.5%,肉类总产量48855吨,比去年增长17.1%,禽蛋总产量2.9万吨,比上年增长13.5%。 全县共有143个行政村,通水泥(沥青)公路的有32个,通有线电视的有120个。农村居民122756户,农村劳动力283882人。2006年转移农村劳动力150442人。农村自来水入户普及率为37.6%,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2.7%。 二、工业 工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2006年,全口径工业总产值实现1165004万元,比上年增长21.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46571万元,比上年增长66.0%;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018433万元,比上年增长18.5%。 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313475万元,比上年增长30.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45959万元,比上年增长66.0%。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户,实现利税总额27587万元,比上年增长251.3%,利润总额实现19889万元,比上年增长306.7%。 三、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2006年末,我县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2亿元,增长31.0%。其中:基本建设完成投资257734万元,同比增长31.2%;房地产投资完成4300万元,同比增长22.9%。 四、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 2006年共完成货物运输总量111万吨,比上年增长7.8%。完成旅客运输总量109万人次,比上年减少50.7%。 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819万元,增长32.8%。到2006年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81506户,下降5.4%,其中城镇电话用户21228户,下降16.7%;乡村电话用户60278户,下降0.6%;小灵通用户31069户,下降19.4%;互联网用户6675户,增长14.6%。 五、商业和物价 市场活跃,稳中见旺,供需平衡,市场销售不断增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2510万元,比上年增长13.0%,其中,县的零售额122253万元,增长11.0%;县以下零售额80257万元,增长19.2%。 全县物价水平有上升趋势。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2.9%(以上年同期为100%,下同)。各类消费品价格指数是:食品类104.1%,烟酒及用品类99.1%,衣着类107.6%,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98.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99.1%,居住类105.4%,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102.3%,交通和通讯类101.6%。 六、财政、金融 全县积极开拓税源,狠抓增收节支,财政收入又有新突破。全县财政总收入30720万元,比上年增长45.5%,一般预算财政收入为16003万元,比上年增长17.6%,财政总支出66742万元,比上年增长38.5%。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68283万元,比上年增长9.2%,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16038万元,比上年增长6.2%;各项贷款余额180335万元,比上年增长9.6%。 七、教育、卫生、文化、旅游 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全县中小学195所,其中,中学35所,小学160所。2006年共2751人参加高考,录取2003人,其中:本科1170人,专科833人,录取率为72.8%。职业中学在校学生2221人,增长13.7%。高中在校生6827人,增长7.8%。初中在校生18274人,下降12.0%。小学在校生26438人,减少4.4%。聋哑学校招生12人,在校学生63人。幼儿园在园幼儿5064人。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质量明显提高。2006年末医院、卫生院等各种卫生机构为24个,拥有病床747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达944人。 广播电视事业蓬勃发展,有线网络达到42套,有线电视用户14542户,农村数字微波电视覆盖面达到70%。 旅游事业迅速发展。全年旅游总收入为2亿元,旅游人数达到135万人次,实现税收800万元。 八、人口和人民生活 2006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616410人,其中:农业人口511834人,非农业人口104576人。常住人口562138人,比上年增长0.5%。人口出生率为8.81‰,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79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3.49‰,上升0.28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32‰,比上年下降了2.07个千分点。 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均宾县生产总值14557元(按常住人口计算),比去年增长20.5%。全县在岗职工年平均人数为24930,在岗职工年工资总额26725万元,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0902元,增长10.3%。农民人均纯收入4138元,比去年增长1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875元,比去年增长8.0%。 注:1、本公报中的年度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 2、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各行业增加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及其分组绝对数均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户籍总人口为县公安局数据,常住人口、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为县计生局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