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呼兰区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2)
卫生 医疗卫生事业稳步发展。至年末,全区共有各类卫生机构44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8个,门诊部(所)12个,妇幼保健院1个。共有卫生床位1869张,卫生技术人员2202人,其中职业医师和职业助理医师800人,注册护士559人。农村卫生院16个,床位412张,卫生技术人员516人。 社会福利与救助 至年末,全区共有各类收养性单位15家,床位960张。全区共有7045人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 三、人民生活 人口与劳动就业 全区人口继续保持低速增长。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619235人,比上年增1021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53188人,增加3379人,非农业人口占全区人口的比重为24.7%,比上年增长2.7个百分点。在总人口中,男性人口314692人,增加6790人;女性人口304543人,增加3428人;男女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3。当年新出生人口5658人,人口出生率为9.41‰;人口死亡率3.53‰,人口自然增长率5.88‰。 年末全区从业人员34495人,其中企业单位从业人员18361人;事业单位从业人员12012人;机关单位从业人员4122人。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10401元,比上年增长18.6%。企业、事业、机关单位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分别为8751元、12443元、11603元。 居民收入与居民储蓄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据抽样调查,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5998元,比上年增长17.3%。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3710元,比上年增长20.3%;人均生活费支出1567.86元。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29.0%,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36.7%。 年末全区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286048万元。 城市建设与管理 初步完成城市分区总体规划和呼兰河堤防整治工程设计。投入资金近3亿元,修建北二道街、西安大街、时代大街、南京路西段、远东大街、呼白通乡公路等19条道路,启动建设哈肇公路和哈西公路呼兰段。铺设城区给排水管线20.5公里,新修排水泵站一座,新增5条街道路灯481盏,栽植各种树木9.8万棵、花卉百万余株,铺装草坪12.8万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