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芝罘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5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突出加快发展这一主题,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扎实工作,锐意进取,顺利实现了全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全区经济和社会事业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经济结构日趋合理,经济活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全区经济继续保持持续增长态势,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2005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02.7亿元,比去年增长18.2%。其中,第一产业17570万元,下降8.4%,第二产业40487万元,增长16. 50,第三产业605ill万元,增长20. 20。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为1.71:39.36:58.93,其中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比去年提高3.45个百分点。 二、农业 农林牧渔业生产稳步发展,海珍品养殖加工、名优果蔬、花卉苗木等特色农业发展初见成效。全区蔬菜产量38065:屯,水果产量4874吨,其中樱桃产量2172吨,增长1.49%。全年水产品产量30330吨。海珍品养殖规模扩大,其中海参产量达到582吨。年末,奶牛2600头,全年牛奶产量5238吨;禽蛋产量918吨。。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产销衔接进一步改善。围绕全市打造半岛制造业基地,大力推进汽车零部件、医药食品和电子通讯等行业发展。全年工业增加值281589万元,比上年增长阳%,产品销售率97. 8%。比去年提高 1. 4个百分点。全年工业产品销售收入1018983.3万元,增长26.2%,实现利税58007.3万元,增长32.80,利润35319.6万元,增长40.80。 2005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6家,产品销售收入过亿元、利税过千万元的企业达到门家。一年来全区通过抓大扶强,积极培育壮大骨干工业企业,通过推进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节能降耗,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同时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竞争力,全区工业经济的运行质量明显提高。今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63亿元,实现利税6.27亿元,分别增长57.30和680,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00.48%,比上年提高42.05个百分点。全年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9.3亿元,增长42%,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他的26.6%。 2005年全区共完成建筑业增加值122598万元,比去年增长12.9%。资质三级及以上企业90个,完成建安收入258850万元,施工面积368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35万平方米,分别增长19.48%和54. 6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区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有效投入持续增加。2005年全区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91.4亿元,比上年增长34.89%。全年旧城旧村开工面积首次突破百万平方米大关。在总投资中,城镇投资52.3万元,增长20.47%,农村投资39.08万元,增长60.67%。房屋施工面积463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04.8万平方米,增长27.5%。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4476万元,比上年增长16.4%。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541530万元,餐饮业125902万元。 六、对外贸易 2005年全区对外开放工作取得成效。全区新批外资合同166 项,合同外资额54560万美元,增长62.4%,其中外商直接投资48390万美元,增长44.30。实际利用外资20476万美元,增长95%,其中外商直接投资17426万美元,增长66.9%。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60400万美元,增长48.2%,其中外贸出口40601万美元,增长42.2%。 七、财政 全区财政收入保持较高增长幅度,财政实力进一步增强。实现地方财政收入54551.5万元,比上年增长32%,财政支出69509万元,增长17.61%。 八、教育、科技、卫生 教育事业长足发展。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在巩固适龄少年儿童小学和初中人学率 100%的同时,普及了高中段教育,高考万人比、优生比均保持在全市前列。年末,全区职业中学9所,在校学生5722人;普通中学对所,在校学生35196人;小学50所,在校学生38230人;幼儿园91所,在园幼儿10468人。 科技事业取得较好成绩。全区科技工作再上台阶。全年实施科技计划25项,其中,星火计划2项,火炬计划4项,科研攻关计划 10项,取得科技成果2项。全年获得科技进步奖6项,专利申请量876项,授权量256项,全年政府科技拨款877万元。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共有卫生机构12个,其中医院9个,全区卫生技术人员8l7人,病床610张。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物价 2005年末,全区人口68.9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8.97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2.08‰。 年末在岗职140617人,工资总额68620.l万元,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7952元,比上年增长24.6%。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改善。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12452元,比上年增长15.3%,人均消费性支出9035元,增长12.2%。农民人均纯收入6201元,比上年增长13.5%。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6%,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涨3.l%,消费品价格上涨1.2%消费品价格中,居住价格上涨最高,为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2.6%,食品类价格上涨2.2%;商品零售价格上涨0.4%。 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3.2%,其中轻工业产品出厂价格上涨1.8%,重工业产品出厂价格上涨4.6%;生产资料出厂价格上涨4.2%,生活资料出厂价格上涨0.6%。 企业原材料购进价格总水平上涨8%,其中燃料动力类上涨15%,化工原料类上涨13.4%有色金属材料和电线类上涨10.6%,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矿类上涨4.9%,黑色金属材料上涨3.2%,木材及纸张类上涨2.4%,纺织原料类上涨2.l%,农副产品类上涨l.9%。 房屋销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6.2%。其中商品房销售价格上涨6.8%。在商品房中住宅价格上涨6.7%。房屋租赁价格上涨3.l%,住宅租赁价格与上年持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