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新津县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2-04 成都市新津县统计局

200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县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讲”教育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全国经济环境好转的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积极招商引资,加快发展,国民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全面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为“九五”计划画上了圆满句号。

一、综合

2000年,我县国民经济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6.53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46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13.13亿元,增长13.5%;第三产业增加值8.94亿元,增长13.9%。三次产业比例关系为:16.8:49.5:33.7。其中:二产业上升0.5个百分点,三产业上升0.7个百分点。农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上年的5.6%上升到5.7%,工业的贡献率由上年的44.9%回落到40.3%,建筑业的贡献率由上年的11.9%上升到13.7%,第三产业的贡献率由上年的37.5%上升到40.3%。

市场物价继续在低位运行,呈现略有回升的态势。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99.6,商品零售物价总指数97.6。

劳动就业工作不断加强,年末全县从业人员17.84万人,比上年增加0.18万人。其中:一产业从业人员9.02万人,二产业2.51万人,三产业从业人员4.81万人。再就业工程取得新进展,全年安排城镇劳动者就业780人,下岗职工再就业900人,通过联办组织劳务输出750人。

当前我县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工商企业规模偏小;民间投资启动缓慢;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较多,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城乡低收入家庭生活尚有困难。

二、农业

2000年,我县加大“科技兴农”的力度,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46亿元,比上年增长4.1%。农村非农产业快速发展,全年乡镇企业完成增加值8.77亿元,增长2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粮食总产量13.90万吨,比上年下降5.8%;全年油料产量0.70万吨,增长49.9%;肉类总产量3.50万吨,增长90%;蔬菜产量14.02万吨,增长7%。其它农副产品生产稳定,居民的“菜篮子”更加丰富(见附表)。

农业生产条件逐步改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成效显著。2000年,农村用电量达4819万千瓦时,增长26.2%;农业机械总动力9.24万千瓦上,比上年末下降5.4%;拖拉机2194台,增加99台;农用载重汽车391辆;化肥施用量(折纯)6104吨。全年改造中低产田2.5万亩。农村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全县省级试点建设10个,全县落实中心村建设20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企业加大改制和扭亏脱困力度,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工业生产保持稳定增长势头,经济效益逐步回升,工业经济运行出现了走向良收循环的重要转机,工业生产、销售创近年来最好水平。2000年,全县工业增加值完成10.06亿元,比上年增长13.1%。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出现较快增长(见附表)。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13.7亿元,增长14%;实现利税0.98亿元,增长22%;产品销售率98.9%;综合经济效益指数109.6%。全县工业企业中,年销售收入超千万元的企业有15家,实现利税超千万元的企业达3家。

今年,我县38户重点优势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35亿元,同比增长13.2%,占全县工业的43.2%;实现利税9735万元,占全县工商税收的57.5%。

2000年,我县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3130万元,实现利税764万元.。

随着投资的持续增加,建筑业生产增长较快。全年建筑业增加值完成3.08亿元,比上年增长15%。建筑施工企业完成施工产值6.46亿元,竣工产值4.70亿元。房屋建筑优良品率57.4%,比上年提高11.8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0年,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地,我县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成为拉动我县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0.0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7.2亿元,比上年增长12.5%,投资率为27%。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基本建设投资4.2亿元,增长3.7%,更新改造投资1.3亿元,增长26.3%。

随着住房制度的改革,旧城改造步伐加快和小集镇建设的大力推进,我县房地产市场活跃。2000年,房地产开发投资0.8亿元,增长42.8%。房地产开发投资的高速增长成为推动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主要因素。商品房销售面积9.9万方米,增长57.4%;商品房销售额1.25亿元,增长23.66%。

五、交通和邮业

交通、邮电业保持蓬勃的发展势头,2000年,我县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完成增加值2.38亿元,比上年增长14.8%。

交通运输事业全面发展。2000年末,全县实有公共汽车营运车辆335辆,客运总数达281万人次,年末实有出租汽车45辆。全年新、改建公路62.4公里,年未公路总里程473公里,全县5个乡镇实现村通。全年公路货物周转量6766万吨公里,公路旅客周转量6555万人公里。

邮电通信事业快速发展,服务领域不断拓展。2000年,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19亿元,比上年增长34.8%。建设了移动通讯A网、B网、G网。移动用户已增加到2.15万户。建成了安西、顺江、花桥等十四个模块局,市话容量增加到56832门,电话用户增加到23500户,市话普及率8.3部/百人,其中城市电话普及率30部/百人。全县100%的村实现通电话。

六、国内贸易

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和消费品市场的逐渐繁荣,我县市场商品销售稳定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44亿元,比上年增长13.1%。私营经济零售总额2.87亿元,增长27.2%,个体经济零售总额3.83亿元,增长26%。餐饮业续呈高速增长态势,全县餐饮业零售额1.3亿元,增长12.4%,农村市场发展慢于城市市场,全年县以上的零售额4.92亿元,增长19.0%;县及县以下零售额4.52亿元,增长9.0%。

生产资料市场交易继续趋向活跃,全县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生产资料销售总额25145万元,比上年增长9.0%。

七、对外开放和旅游

2000年,我县继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全年共批准利用外资项目110个;引进并到位境内资金3.30亿元,其中,市以外资金1.10亿元,引进并到位外资236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