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都江堰市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3)

2010-02-04 成都市都江堰市统计局

教育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继续加强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校务公开成效明显,教育资源结构进一步优化。年内新组合并村小14所,建成了一批标准化农村小学,完成了城关、城北中学的合并工作,建成都江堰市一级一等学校3所,全年共引进优秀教师44名。2001年高中毕业升入高等院校1155人,居成都市第4位,高考实现历史性突破;向各类中等专业学校输送中专生294人。全年小学新招生7393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新招生9190人,入学率达98.5%;初中流失率控制在1.8%;普通高中新招生2730人,入学率达43.7%;职高招生1028人,普高毕业生合格率达98.5%。辖区内共有高等学校4所,在校生7899人,专任教师472人;中等学校2所,在校生2290人,专任教师102人;技工学校1所,在校生401人,专任教师18人;普通中学29所,在校生25050人,专任教师1379人;小学135所,在校生48841人,专任教师2083人;幼儿园38所,在园幼儿园9577人。全年累计教育投入1.2亿元,妇儿工作受省政府表彰,被评为先进市。

九、卫生、体育

卫生事业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保健工作成效显著,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实现新的突破,巩固了省农村中医先进市成果,启动了创全国农村中医先进县(市)工作,市防疫站成为全国县级一等站,评选出第一批“都江堰市名医”25名;全面实施了乡镇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将原有的331个中心村卫生站调整合并为150个,基本完成了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申报工作,在全省、县域卫生系统中首家成功实施药品集中招标采购。2001年底,辖区内卫生医疗机构137个,其中,医院38个;卫生床位2922张,其中,医院1431张;共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2781人,其中,医院卫生技术人员2148人,医院医生878人,医院护理人员533人。全年共诊疗140.01万人次。

体育工作认真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社会体育更加活跃。年内开展全市性体育活动31次,成功承办了中国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四川赛区都江堰、青城山主赛场等国内大型赛事,向上级输送体育人才22名,共荣获金牌33枚,银牌29枚,铜牌24枚。全年完成体育彩票销售1600万元,为体育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十、旅游

继续坚持“旅游兴市”发展思路,全力抓好旅游营销,世界遗产品牌效应进一步发挥,旅游事业全面发展。一是全方位营销,品牌影响力不断提高。全年组织各景区和20余家旅游企业参加了2001年中国(成都)国内旅交会、昆明国际旅交会;设立对外窗口,在南京等地设立了旅游专卖店,成功加入了四川旅游咨询服务中心;与四川熊猫旅游集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联合省内四家世界遗产地、六大景区共同推出了四川“世界遗产之旅”最佳精品旅游线路;邀请了十四家国内外新闻采访团对我市宣传报道,与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湖南卫视、凤凰卫视、澳门日报等多家知名媒体密切合作,共播出新闻、专题类节目600余条(次)。青城山、都江堰世界遗产地的知名度、影响力日益提高。全年共接待中外游客427.8万人次,其中,接待境外游客6.78万人次,增长13.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1亿元,增长10.4%,其中,旅游直接收入2.73亿元,增长7.2%;各大景区门票收入首次突破6000万元大关,达6757万元,增长20.8%。二是多层次开发旅游项目,旅游内容不断丰富。结合2001年“中国体育健身游”主题,成功举办了中国(四川)首届南国冰雪节、首届龙池杜鹃节、“三八”登山健身游、“五四”登山健身游等一系列大型活动,成功推出了虹口漂流等多种特色项目。成功举办了都江堰`2001消夏夜啤酒节,吸引市内外客人80万人次。加强农业生态旅游管理,规范建设了虹口、青城、两河等地农家休闲度假示范区。全年三个“黄金周”假日旅游工作实现了安全、秩序、质量、效益四统一。三是加强行业监督管理,旅游市场秩序更加规范。全年完成了都江堰景区、青城山景区ISO9002质量体系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又获得了一张通向国际的色通行证。加强了对旅游涉外饭店、旅行社和导游队伍的管理,推进标准化建设,新增四星级饭店1家(金叶宾馆)、三星级饭店2家(灵岩山庄和翠月湖宾馆),鹤翔山庄评为预备三星级饭店。全年开展了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维护了良好的对外形象,被成都市人民政府评为“2001年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突出成绩单位”。旅游业的良好发展,带动了全市交通运输、邮电通信、餐饮、商贸等第三产业的繁荣和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

十一、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坚持以“建国际旅游城市、创世界旅游精品”为纲,立足于“生态文化旅游城市”定位,按照“精、美、特”思路,坚持经营城市理念,城乡建设步伐加快,城市聚合力大大增强,城市品味大大提高。一是完成了都江堰水文化广场二、三区主体工程及迎宾广场三个节点绿化、李冰广场建设,完成了迎宾大道拓宽改造工程及其延伸段改造一期工程;完成了观凤楼节点建设与玉带桥街与都江堰大道交叉点拆迁工程;新马路节点拆迁改造工程正加紧实施;完成了江安河综合整治,实施了太平堰和走马河堤城区段整治工程;加强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完成了奎光塔文化公园规划设计,奎光塔纠偏加固工程正在加紧实施;二环路都江堰大道至蒲阳路段主干道水泥建设顺利进行;二是不断完善城市配套设施建设,垃圾处理厂通过竣工验收;完成了市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60%工程量和灌温路截污干管敷设。三是天然气管网配套建设步伐加快。全年新发展民用气5132户,城区一环路内、青城山景区等商用气气化率达85%;城区一环路以内民用气气化率达68%。投资220万元,完善了城区(二环路、通站路)、青城桥工业区以及蒲阳、玉堂、中兴、聚源、青城山景区管网配套建设;新投入150万元,建成聚源—崇义、青城山—青城乡天然气主输气管线,并已于今年1月向崇义、青城供气;第二个CNG加气站建成投入使用。四是完成农村电网改造第一期工程并通过验收,已开始实施第二期改造工程。五是投入资金完成了岷江干流河道防洪整治三期工程。2001年,全市共新增城市公共绿地面积10.1万平方米,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平方米,人均建成区绿地率19.81%,城区园林绿化覆盖率21.8%;年末天然气用户达万户,供气人口万人,供气总量万立方米;建成区面积19.95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21.35万人,市区道路总长91.2公里,供水管道总长公里,供水总量万吨;城区内有公共汽车5路辆,公共厕所125所,全年实际清扫垃圾面积138.0万平方米。2001年获建设部授予首届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省创建园林城市先进市、全省中小城市三等管理水平城市、全省风景名胜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