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彭州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5年,我市紧紧围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和谐新彭州”发展目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大力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使全市国民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健康稳步发展。 一、综合 据经济普查后GDP新的核算资料显示,全市2005年国民经济总量保持持续增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32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其中,一产业增加值达18.99亿元,比上年增9.2%。二产业增加值达32.13亿元,比上年增长21%。三产业增加值达26.19亿元,比上年增长8.4%。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9928元(现价),比上年增长17.88%。一、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23.3%、42.9%、33.8%,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市经济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 二、农业 2005年,我市坚持统筹城乡经济,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总体思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把农民增收作为农村工作的重点,不断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结构更趋合理,农村经济的得到进一步发展,农民收入有了明显提高。全市共实现农业总产值30.35亿元,比上年增长14.84%,其中农业产值17.31亿元,比上年增长7.43%,牧业、渔业产值11.78亿元,比上年增长25.33%。全市粮食播面46242公顷,比上年减少483公顷。油料总产量13798吨,下降1.17%,肉类总产量95368吨,比上年增长26.35%。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新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2个,建规范化园区2200亩,全年推广优质优良品种49个和实用新技术20项,新推出无公害农产品4个,新注册商标2个。主要农产品产销率和综合优质率达到95%以上,比上年提高5.5个百分点。全市蔬菜瓜果产量773569吨,比上年增长18.99%。我市现有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95个,专合组织、协会(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初步形成,有力地带动了农业的规范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提高了我市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修复水毁工程1.3千米,修筑U型渠46千米,改造中低产田2.8万亩,进一步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力地保障了农业的增产、增收,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262元,比上年增加415元,比上年增长10.8%。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05年,我市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工业经济对财政增长的龙头作用日渐凸现,工业的主导地位不断增强。全市共完成工业增加值26.36亿元,比上年增长19.7%。其中民营经济工业企业增加值为11.77亿元,比上年增长17%。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8.18亿元,增长27%。规模以上工业中,内资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当年价)43.89亿元,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5.93亿元.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长较快,产销衔接较好,产销率为95.4%,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112.54%,其中资产负债率为71%,总资产贡献率为4.58%,全员劳动生产率为81936元/人,利税总额3.01亿元,比上年增长10.3%,企业亏损额为1.23亿元。 建筑业保持平稳增长,全年实现增加值5.77亿元,比上年增长27.9%。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30家建筑企业共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09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6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5年是我市项目工作年,招商引资力度得到进一步加强。全年共引进内资项目136个,实际引进并到位成都市以外内资9.98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合同利用外资11642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44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7.3%。直接出口3036万美元,同比增长0.2%。历经17年艰辛努力,四川工业史上投资最大的项目——80万吨乙烯项目也在2005年最终落户彭州,使成都工业发展步入了新的里程碑。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30.36亿元,比上年增长76%,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0.38亿元,比上年增长20.85%,更新改造投资15.29亿元,比上年增长80.52%。房地产开发投资1.47亿元,比上年增长5.76%。其他投资3.22亿元,比上年增长19.7%。 五、交通运输及邮电通信业 交通建设事业以交通基础建设为重点,加强行业和安全管理,使我市交通事业稳步发展。2005年投资900多万元,完成了国债建设项目什新公路蒙义段续建工程;投资350万元完成重点镇丹景山镇、蒙阳镇3.9公里过境道路建设;投资2700万元改建银白公路;投资1620多万元完成79.2公里乡村公路建设;投资2500万元完成成彭线100辆客运车辆的换型工作以及城市公交车的换代;完成了彭州至蒙阳、太清、红岩的城镇公交化改造工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5年,共查处各类路政案件32起,拆处违建3处,清理堆放375处,清理占道摊点165处,案件查处率达98%,红线控制率100%,公路管理和养护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确保了全市公路干线的“畅、洁、绿、美、安”。全市等级公路达到1488公里,比上年增长13%。全年公路客运周转量135699万人公里,公路货运周转量117933万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11.5%和12.1%。 邮电通信业持续增长,全年邮电业务总量9824万元,比上年增长21.3%,邮电主营业务收入8448万元,比上年增长18.9%,其中电信主营业务收入9269万元,比上年增长17.3%。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98388户,比上年增长2.3%,其中城市46784户,农村51604户。移动电话用户达198648户(不含联通用户),其中“小灵通”用户39648户,比上年增长25.3%,邮政服务用户满意率达95%以上。 六、国内贸易 2005年,我市加强了市场管理工作,市场的竞争力和活力进一步提高,市场交易持续繁荣。截止年底,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7.36亿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13.9%。批发零售贸易业销售额26.75亿元,增长11.32%,其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销售额0.19亿元,增长17.01%。 七、财政、金融、保险业 2005年,我市加强税收征管、优化支出结构、深化财政改革、加强金融工作、加大审计力度,把增加财政收入与培植税源相结合,促进了全市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全年财政总收入完成55564万元,比上年增长38.1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9218万元,比上年增长55.8%,地方财政收入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1180万元,比上年增长50.53%,地方财政总支出56384万元,比上年增长21.73%。 迄止2005年12月,全市金融运行平稳,存款稳定增长,贷款下降,现金呈现净投放。12月8日成都市商业银行彭州支行在我市开业,为彭州金融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全市各类金融机构存款余额70.19亿元,比年初增长19.5%,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7.1个百分点,其中储蓄存款余额为53.1亿元,比年初增长16.6%,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2.5个百分点。各项贷款余额24.94亿元,按可比数据,比年初增长4.2%,实现年累计净投放37915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8%。出现净投放的主要原因是其他支出、汇兑支出、城乡个体支出等均比2004年有大幅增长,而导致支出大于收入,因而出现现金净投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