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蔡甸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年末全区拥有学校122所,在校生42803人,其中:普通中学31所,在校生23311人,职业中学4所,在校生1440人,小学87所,在校生18052人。注册幼儿园24所,在园幼儿5793人。全区学校占地面积228.9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62.9万平方米。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87.1%,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98.8%。 九、文体、广电和卫生 2007年,我区成功承办了“全国六城会摔跤决赛项目”和武汉市“金秋歌扬农村文艺调演”。全年组织剧团演出132场(其中下乡演出100场),为农村居民放映电影3200场,建立和发展20多个流动图书借阅点,送书下乡达150余天(次),开展“中国象棋争霸赛”等30多项大型系列文体活动。发展和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505人(其中农村320人),组队参加市以上各类体育竞赛6项次,获奖牌60枚,其中蔡甸籍摔跤运动员郑攀在六城会上获得金牌。 全区共有有线电视工作站15个,有线电视用户82962户,其中农村用户56450户,有线电视入户率达54.5%。全区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为100%。 年末全区有各类卫生机构286个,拥有床位932张,卫生技术人员2106人,其中,中西职业(助理)医师740人。全年诊疗473756人次,入院人数17859人,治愈率63.77%。全年传染病发病率为177.93人/十万,法定传染病登记报告率98.87%,乙肝全程接种率99.67%,查血吸虫钉螺面积8.8万亩,普查血吸虫病人9.3万人,救治晚期血吸虫病人111人。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区总户数144262户,户籍人口446549人。其中,男性227312人,女性219237人;农业人口326648人,非农业人口119901人。全年共出生3934人,人口出生率8.8‰;死亡 1736人,人口死亡率3.9‰;自然增长2198人,自然增长率4.9‰;计划生育率97.97%。 年末区属在岗职工35914人,年人均工资收入14356元,增长15.4%。其中,企业22172人,工资收入11678元,增长13.8%;事业单位10416人,工资收入16809元,增长24.1%;机关单位3326人,工资收入26852元,增长15.6%。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5352元,增长12.1%,其中现金纯收入4867元,增长12.7%。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205元,增长23.0%,其中食品支出1971元,增长15.3%。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为46.9%,比去年降低3.1个百分点。年末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50平方米,百户家庭拥有彩色电视机121.8台,固定电话90部,移动电话145.5部,电冰箱77.3台,空调24.5台。 年末全区城镇企业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32784人,比去年增加2966人,领取养老金人数16373人,发放养老金12028万元;参加基本医疗保险32784人,比去年增加5394人;参加失业保险17428人,比去年增加626人。全年城镇净增就业岗位4630个,安排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290人,就业再就业人员培训5837人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已保人数20717人,比去年增加1256人,其中:城镇居民9673人,增加326人,农村居民11044人,增加930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数32800人,比去年增加800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人数253384人,比去年增加30667人,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0.3%。全年扶持贫困户920户,共3548人,脱贫598户,共2292人;安排残疾人就业91人,残疾人特困定补1826人户。 十一、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 2007年,区莲花湖整治工程初见成效,完成了莲花湖综合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全面实施了1#湖、7#湖的综合治理,当年完成总投资8000万元。十永线还建工作进展顺利,完成了新天等8个还建点的选址及规划编制工作,加快了还建楼的建设,独山、唐河、红光三个还建点基本封顶,其他还建点正在加紧施工。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奓山省级重点镇建设完成市区两级目标任务,“百镇千村”建设总投入830万元,完成了9个省级示范村建设目标。家园行动计划建设成效显著,完成了2007年50个创建村的规划编制和2008年62个创建村地形图测量的前期准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5000万元。 全年环保投资9020万元,其中:环境污染治理投入8640万元,环境管理与污染防治科技投入380万元。在环境污染治理中,污染源治理投入640万元,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投入8000万元。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5%,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为10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100%。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8.6分贝,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69.9分贝,可吸入颗粒物日均值0.114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日均值0.015毫克/立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