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蔡甸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03 武汉市蔡甸区统计局

九、文体、广电和卫生

全区组织开展群众性大型文体活动8次,艺术表演团体演出151场(其中下乡演出120场),观众人数达14万人次,其中农村观众人数11万人次。组队参加市以上各类体育竞赛7项次,获奖牌73枚(其中金牌27枚)。推选输送10人进入市级优秀“苗子”人才库,我区郑攀被入选国家摔跤队。年末区图书馆藏书达11.4万余册,全年接待读者8万人次。

全区共有有线电视工作站15个,有线电视用户6.8万户,其中农村用户4万户,有线电视入户率达58.6%;全区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为100%。

年末全区有各类卫生机构80个,拥有床位1002张,卫生技术人员1938人,其中,中西职业(助理)医师677人。全年诊疗449665人次,住院14633人。全年传染病发病率为177.15人/万人,法定传染病登记报告率95.14%。“五苗”单项接种率97.33%,查血吸虫钉螺面积13.06万亩,普查血吸虫病人3.1万人,救治晚期血吸虫病人111人。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区总户数143636户,户籍人口444413人。其中,男性225406人,女性219007人,农业人口331216人,非农业人口113197人。全年共出生3610人,人口出生率7.93‰,死亡1388人,人口死亡率3.05‰。自然增长2222人,自然增长率4.88‰。计划生育率96.98%。

年末区属在岗职工35629人,年人均工资收入12440元,增长12.6%。其中,企业在岗职工21910人,年人均工资收入10262元,增长9.6%;事业单位10396人,年人均工资收入13543元,增长13.6%;机关单位3437人,年人均工资收入23230元,增长27.2%。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4774.4元,增长9.96%。其中,年人均现金纯收入4317元,增长16.1%。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416元,增长12.5%,其中,食品支出人均926.4元,增长61.8%。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为50.1%,降低5.3个百分点。年末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49.9平方米,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拥有彩色电视机120台,固定电话93.6部,移动电话161.8部,电冰箱74.5台,空调26.4台。

年末全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职工29818人,比上年增长3.1%。领取养老金人数14010人,发放养老金10297万元。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6802人,发放失业保险金35.42万元。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员32479人,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人数222717人。全年安排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056人,就业再就业人员培训8893人次,城镇净增就业岗位4968个。全年扶持贫困户920户,共3548人,脱贫516户,共2085人;定恤、定补优抚对象1045人,年发放抚恤补助金269.1万元;安排残疾人就业151人,残疾人特困定补1341人户,年补助资金47万。城镇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补贴112052人次,共发放保障金778.3万元。

十一、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

2006年,区莲花湖整治工程全面启动,完成了莲花湖整治的前期规划策划工作,重点启动了1#湖、7#湖、公园路的道路、排水、截污、清淤、补水以及两座桥梁的建设工程。道路及污水收集工程完成了汉江路2535米的排水及道路建设,独山三期工程拆迁工作基本完成,西环路建设即将竣工。2006年计划旧城改造的10个板块中,完成了人大对面等6个板块,其余4个板块也在逐步推进。小城镇建设奓山街市级目标工程基本完成,“百镇千村”建设工作顺利通过省级考核验收,“家园建设行动计划”完成了全区37个试点村规划编制工作。

全年环保投资7720万元,其中:环境污染治理投入7320万元,环境管理与污染防治科技投入400万元。在环境污染治理中,污染源治理投入520万元,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投入6800万元。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5.20%,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为10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100%。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6.3分贝,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70.2分贝,可吸入颗粒物日均值0.114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日均值0.013毫克/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