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东西湖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2)
项目实施进展情况良好。全年共开工实施投资项目187项,项目协议投资总额181.9亿元。其中,实施三资项目12项,协议总投资额1.14亿美元;实施内资项目175项,协议投资总额173.4亿元。 消费品市场保持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8191万元,比上年增长13.5%。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374576万元,比上年增长13.4%;住宿餐饮业63615万元,比上年增长13.7%。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276130万元,比上年增长29.1%。地方财政收入118003万元,比上年增长19.7%。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1285万元,比上年增长41.8%,地方财政支出152508万元,比上年增长20.5%。全区17个街(办事处、园区)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184415万元,比上年增长34.0%,占全区财政收入的比重与上年持平。 金融行业运行稳定。年末全区主要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70874万元,比上年增长16.9%。其中,居民储蓄存款361628万元,比上年增长12.2%;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54401万元,比上年增长8.2%。 保险业市场继续扩张。全年保费收入10518万元,比上年增长30.2%。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586万元,比上年增长24.8%;寿险保费收入7932万元,比上年增长32.0%。全年保险赔付支出5383万元,比上年增长76.5%。其中,财产险赔付支出1563万元,比上年增长2.2%;寿险赔付支出3820万元,比上年增长151.5%。 八、城镇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镇建设进一步加快。全区自来水普及率99.5%;全区共有燃气供应单位8家,用气户数85668户,气化率93.6 %,全区已有63500户居民完成天然气的置换工作。全年用电量95700万千瓦小时,其中,工业用电66000万千瓦小时,居民生活用电18000万千瓦小时。 大手笔、大气魄,打造七彩东西湖。丰富景观、适地适树、增加绿量、突出特色。重点实施金山大道绿化改造二期、107国道一期绿化、东吴大道绿化、四季吉祥池塘周边绿化、金山大道延伸线九通路绿化改造等工程。绿化覆盖率增加到45.6%,绿地率增加到38.0%,人均公园绿化面积增加到9.02平方米。完成栽植乔木74823株,灌木11749株,花灌木及地被草皮651866平方米。推进五环路南段(107国道---汉江堤)改造工程,道路全长2.83公里,主要包括拆迁、道路工程、排水工程、交通工程、绿化工程及照明工程。计划投资6420万元,已投资700万元,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姑李路(金银潭大道---张公堤)改扩建工程计划投资36270万元,道路全长1483米,道路红线宽40米,已完成项目建议书、项目环评工作。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工程货币量2314万元。其中,省、市、区补贴资金1991.6万元,各农场自筹322.4万元。荷沙公路铁路穿孔工程全面完工;完成了金山公路、107国道额头湾至收费站段路面改造工程交工验收工作;积极组织吴新干线与金山公路连接线的拆迁工作,退出鱼塘9个约200亩,拆除楼房5户约1100平方米,平房2633平方米,目前该项目的桥梁工程已基本完成。完成通村(湾)公路建设61.4公里并通过市交委验收。建设五级客运站1个,候车亭11个,招呼站57个;完成了新华、六合、渔门3处渡口的省标准化达标工作。列养公路年均干线好路率达94.5%,干支线好路率达82.96%。征收各项交通规费2.9亿元,比上年增长5.8%,再创历史新高。其中,征稽、运管、通行费等各项规费征收均居全省基层征费单位之首。 环境保护取得新进展。全年投入污染治理费用4819万元,完成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4个。据21家工业企业环境统计调查,工业废水排放量516万吨,达标率98.3%;工业废气处理率100%。吴家山地区垃圾无公害处理率达98.0%以上。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全区环境空气质量为良,综合污染指数为87。区域噪声平均值较去年下降0.9分贝。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保持较快发展。全区各类学校56所。其中,小学34所,在校学生18903人;初中16所,在校学生12486人;普通高中4所,在校学生6420人;中等职业学校2所,在校学生7836人。全区幼儿园57所,在园幼儿5731人,城镇幼儿园适龄幼儿入园率达100%,农村学年前幼儿入班率100%,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的入学率达100%;应届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86.8%以上;小学在校生年度辍学率为零;初中在校生年度辍学率为0.3%;全年高考录取人数2066人,升学率为61.0%;成人教育培训学员达21000人次。 科技创新成效显著。在“全国市(县、区)科技进步考核”中,我区第三次被命名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创建了“湖北武汉国家农业科技园食品产业加工基地”,武汉海峡高新技术创业中心被命名为国家级科技创业中心。实施高新技术项目12项,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28亿元。建立了一批以企业为核心,以华科大、华农大、武工院、中科院在武汉院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依托的产学研合作战备联盟。争取国家、省、市支持科技项目20项。区食品研发中心建设列为全市“106工程”。实施35项农业科技项目,“小龙虾繁育及养殖、加工基地建设”项目被列为“一区一特”全市重点项目,培育5个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村”,办事处、村两级星火科技培训学校(课堂)电教设施配备达到100%,农业科技培训2.5万人次。5个科技进社区试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专利申请量达到330件,新增实施专利项目8项。 十、文化体育和卫生 文化活动亮点纷呈,和谐氛围日益显现。小楚剧《棉乡情》获全国第十四届群星大奖。全国第八届艺术节(第十四届群星奖)在武汉隆重举行,我区选送的小楚剧《棉乡情》成功入选全国决赛。两件摄影作品《音符》、《人间净土》,舞蹈作品《梅之韵》,音乐作品《桃花的故乡》均获省群星奖大奖。实现了我区文艺类省级大奖零的突破,填补了全国政府最高奖项的空白。积极参加市级以上比赛活动获得殊荣。参加湖北省第十一届中小学生(幼儿)美术书法作品比赛、武汉市少儿作品“马良杯”少儿书画大赛、“群星奖”等活动,获金牌22枚、银牌24枚、铜牌28枚。全力组织指导,区内各项文化活动推陈出新。承办春节、元宵节“两节”第三届大型迎春灯展、第十七届书画大赛、“迎八艺”群众文化展演、“桃花奖”、“纪念围垦五十周年”、“庆祝党的十七大”、武汉市第三届“石榴红杯”蔬菜节等文化活动。举办了“4.23世界读书日”、“2007年知识工程少儿读书系列活动、第三届诗歌作品展活动。基层文化活动接连不断。特别是吴家山社区文化节、慈惠街“文化节”、金银湖街“廉政文化进社区书画展”、长青街“纪念围垦50周年文艺演出”、走马岭街的民间戏曲乐团进社区等特色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基层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竞技体育形势喜人,群众体育深入人心。拓展竞技项目,参加市级以上各项比赛。共获金牌25枚、银牌5枚、铜牌9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