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东西湖区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2)

2010-02-03 武汉市东西湖区统计局

邮电通信业发展较快。1999年,全区邮电业务总量560万元。区内程控电话交换机总容量发展到4万门,其中年内新增6000户。年末电话用户由上年的2.4万门发展到3万门。区场实行了村村通电话。

五、商业

商业经济平稳发展。1999年,全区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3684万元,比上年增长17.5%,其中农场商业完成59479万元,增长6.1%;区直商业完成32145万元,增长8.7%;城镇个体商业完成72060万元,增长34.3%,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国有经济完成50201万元,占30.7%,比上年增长32.6%;非国有经济完成113483万元,占69.3%,增长11.9%。全区商业企业利税总额158.4万元,比上年有明显好转,其中利润-281.7万元。

六、对外经济和经济体制改革

对外开放取得新进展。全年共引进三资企业8项,投资总额11134万美元,协资外资额4531万美元,实际进资2175万美元。内联协作引进内资项目52项,协议资金5.08亿元,实际到位1.8亿元。一批境内外知名企业和品牌纷纷落户我区,为全区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在办好台商投资区的基础上,创办了海峡两岸高技术产业园和鑫桥高新技术产业园,加强了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两园”已成为外商投资的热点。目前到“两园”洽谈投资的项目50余个,其中已入园开工建设的项目5个。三资企业投产运行状况良好,入库税收增长较快,已成为我区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撑点。全年完成入库税收1.6亿元,比上年增长32.0%。“三资”企业出口创汇105万美元,比上年减少42.7%。

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新成效。加大改革力度,逐步理顺农场管理体制。按照政企分开,大力发展区域经济的思路,进一步完善分税制政策,调动了各办事处招商引资、盘活企业、培植税源的积极性。11个办事处和新沟镇完成税收6300万元,比上年增长164.0%,其中5个办事处财政收入过500万元。

国有企业改革继续推进。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民营化为具体取向,以有偿转让、破产拍卖、先租后售为主要形式的国企改革改制不断深化,企业改制面达56.4%。通过改革,盘活资产存量近3亿元,引进增量资产5亿多元,同时剥离企业不良资产1.07亿元。一批改制企业已成为全区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增长点。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增长较快。1999年,全区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32128万元,比上年增长52.0%,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8.2%提高到11.3%。人均财政收入1478元。区级财政收入完成11329万元,增长37.5%;工商税收完成7964万元,增长39.3%;地方财政支出15961万元,增长38.7%。

金融事业发展良好。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11684万元,比上年增长17.0%,其中城镇居民储蓄存款117236万元,增长16.4%;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定员163493万元,增长11.5%。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1999年全区财产保险收入1212万元,比上年增长21.1%;人身保险收入2340万元,增长20.8%;支付财产保险赔款630万元,比上年减少22.0%,人身保险赔款150万元;区人身保险及学生健康保险近9万人次,全区工商企业参加保险80家。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教兴区步伐加快。全区科研单位16个,科技人员4925人。全年共实施“三大计划”23项,其中科研攻关5项,星火计划6项,成果推广计划12项。达到国内竽水平的有2项,省内先进水平3项。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味精废水治理与综合利用”项目,新增效益600万元。“大口鲶繁殖及养殖技术”填补了武汉市水产战线的空白,可控电抗器在铁路系统挂网,填补了国内的空白,引进国外精品蔬菜中试取得成功。科技招商工作取得较大成绩。鑫桥高新科技产业园引进龙人集团熊胆乙肝鹿囊等高新技术项目5项,协议投资额3亿元人民币。申报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园获国家科技部批准,为我区招商引资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水稻旱抛再、无公害蔬菜、无籽西瓜等技术的推广,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城郊型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区建设步伐的加快,推动了全区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

教育事业逐步加强。教育工作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四制”改革。全区有各类学校63所,其中:普通中等专业学校2所、普通中学19所、职业中学5所、小学37所。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中小学在校学生分别为17256人和27874人,毕业率分别为98.4%和99.2%。全年高考上线人数298人,上线率为61.5%,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年共投入教育经费472万元,危房改造2016平方米。全区中考一次性合格率居武汉市郊区之首,吴家山一中经省督导组评估,达到省级示范学校标准。教职队伍稳定,教学设备条件进一步提高。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发展较快。文化工作以强化管理、规范市场为重点,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全年举办全区性群众文化活动13次。成功地举办了首届“桃花奖”系列文化活动,创建先进文化场2个,合格文化站2个。区图书馆被批准国家一级图书馆。累计发展有限电视用户2.25万户,其中年内新增1854户,全区已开通33个电视节目频道。舆论监督力度加大,不断丰富了职工群众的业余生活。区电台、电视台全年累计自制节目播出时间627小时,共播出新闻稿件1320篇,其中有156篇新闻稿件被省、市新闻单位采用。

卫生事业继续加强,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卫生工作以加强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为重点,以提高医疗卫持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为中心,强化卫生行政执法责任制,各项卫生持续健康发展。年末全区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01个,卫生技术人员1793人,医院病床915张,病床使用率42.7%;全年医院门诊量68.2万人次,收取住院病人1.3万人次。血防普查面积8.32万亩,灭螺面积3300亩。公民无偿献血人数1061人,免疫接种率96.0%,药品监督覆盖率100%,食品卫生监督覆盖率100%。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体育工作积极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纳要》,坚持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1999年举办和开展全区性和市级以上群体竞赛活动19次,区组队参加国家、省、市各项体育比赛共获奖牌77枚,其中金牌25枚。创省、市级体育先进乡镇各1个。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深入。全年共创省级文明单位5个,市级文明单位21个,区级文明单位166个,创建文明街镇2个,创建文明小区4个,创文明村队1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