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东西湖区199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2)

2010-02-03 武汉市东西湖区统计局

开发区建设步伐加快。吴家山台商投资区硬、软环境逐步得到完善,台商投资区已成为全区经济主要支撑点和增长点,养殖私营小区、走马岭私营经济小区发展势头较好。

七、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税收大幅度增长。1997年全区实现财政收入16876万元,比上年增长16.0%,其中:区级完成7646万元,比上年增长10.1%;财政支出为10474万元,比上年增长14.0%;工商税收完成13951万元(全口径),比上年增长33.6%,其中:区级完成4770万元,比上年增长21.5%;企业所得税完成1177万元,比上年减少11.2%。

金融事业发展良好。1997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50537万元,比上年增长21.3%,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款81680万元,比上年增长20.8%;各项贷款余额136938万元,比上年增长3.9%,全年累计现金收入379110万元,比上年增长11.1%,现金支出345869万元,比上年增长17.3%。

保险事业发展较快。1997年全区财产保险收入1300万元,人身保险收入147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2%、22.0%;支付财产保险赔款700万元,比上年增长10.4%、人身保险赔款66万元,为上年的5倍;区人身保险及学生健康保险近8万余人次,全区工商企业参加保险91家。

八、城乡建设、人口和人民生活

城乡建设和管理得到加强,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城乡建设克服了资金困难,积极创造条件,重点建设吴家山集镇、部分农场集镇和径河跃进新村。全区共投资1085万元,先后完成市政道路及配套设施建设4.25万平方米、5条场级公路22.2公里。城镇绿化面积3万平方米,在城乡管理上,以创建吴家山文明新城为重点,以治理“脏、乱、差”为突破口,全面开展了市容环卫、市场秩序、交通运输秩序的整治,初步改变了吴家山地区市容环境面貌。

1997年,全区常住人口212203人,人口出生率9.18‰,计划生育率99.92%,死亡率3.38‰,人口自然增长率5.8‰,全区年末从业人员104440人,其中:在岗人数85612人。

人民收入稳步增加。1997年农村人均纯收入2700元,比上年增长5.5%,全区农民人平生活消费支出为2276元。百户主要耐用物品拥有量为洗衣机57台,电风扇237台,自行车222辆,彩色电视机57台,电冰箱48台。

社会福利事业得到发展。1997年全区各类社会福利院7所,床位160张,收养人数97人。全年扶持农村贫困户478户,其中当年脱贫163户。各种社会救济对象得到国家救济达8036人次,城镇职工养老保险19200人,比上年增长6.7%。

九、科技和教育

科技成果推广和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年共实施“攻关、推广、星火”三大计划51项,其中实施“科研攻关计划”29项,通过鉴定,验收17项。全年实施星火计划5项,蔬菜已形成长达5公里的竹架中棚长廊,产量比露地栽培提高20%--30%。水稻旱抛再推广、无籽西瓜推广、水生菜开发以及经粮、经棉、经菜套种推广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城郊型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区建设步伐的加快,推动了我区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

教育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区有各类学校63所,其中:普通中等学校2所、普通中学18所,职业中学5所,小学38所。小学在校生28268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小学毕业生合格率99.85%;初中毕生率为99.7%。全年高考上省线人数164人,上线率为30.1%,总升学率为59.9%。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年区场两级共投入教育经费3525.2万元,新建、扩建面积41817.4平方米,危房改造面积3305平方米,中小学校舍“普九”维修面积70267平方米。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1997年举办全区性大型文化活动18次。全区发展有线电视用户1.9万户,全年新增2150户,其中吴家山地区突破1万户。全区卫生技术人员数1289人,年末全区有病床915张,病床使用率为35.6%;今年全区医院门诊量70.3万人次,收取住院病人1.13万人次。1997年区组队参加省、市各项体育比赛共获奖牌75枚,其中获金牌25枚、银牌28枚、铜牌22枚。

注:公报中各经济指标的绝对数为当年价格,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